迁徙,是一场关于回归的承诺

怪力怪力
怪力怪力 @shajiangji
迁徙的鸟 - 评论

不可描述的自然脚本

The story of migrating birds is the story of a promise.The promise to RETURN.

1个半小时的影像,只有寥寥几句旁白和字幕说明。这样也好,毕竟关于“迁徙”的科普文随便搜搜就出来了,加上除了“眼见为实”的部分,所有的解释都不过是愚蠢的人类提出的合理假说。既然不能透透彻彻地说个明白,就没必要废口舌了吧。

故事本身那么美,一定要挑对重点啊~

“真实就是力量”,习惯看纪录片的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虚构的故事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而真实的世界是没有剧本的真真切切的。

据说片里不少鸟类由摄制组人工养殖 ——大概是像人文类的纪录片那样吧,和拍摄对象有了感情基础,约拍起来更加方便,说不定还会在镜头前表现得更加放松自然。

这些自然的生灵没有拿到导演给的台本,但行动起来却有一种难以描述,不容分说的不假思索。每年的秋天,从这里出发,上了发条似的义无反顾地飞往彼地;每年春天,又沿着像是系统指定的线路返回。

开篇简单的两句,就给接下来要展开的征程赋上了厚重的使命感。忍不住想,“归来的承诺”是不是被嵌入它们体内的Script,一个必须执行的指令。还自带一个Loop,年复一年,世世代代。

=================分割线=================

看完影片的第二天,发现自己还是很在意那些“摄制组养的鸟”,于是又硬着头皮翻了下资料。

前传

IMPRINTING | 印刻效应 Imprinting is a kind of surrogate parenthood, whereby a newly hatched chick bonds with whatever cooing, nurturing creature first appears before it.

就是说呢,小鸡小鸭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它第一眼看到的“活体”。这是20世纪初德国行为学家海因洛德发现的现象,他的弟子洛伦兹提出了“印刻效应”这一概念(话说后来还得了诺贝尔奖)。

加拿大人Bill Lishman可以说是这个理论实践的先锋。1986年,年过80的他开始孵养鹅宝宝,摸爬滚打了两三年,他“印刻”的一群加拿大鹅跟着一辆超轻型飞机飞向了天空。

对Lishman来说,这群鹅只是试验品。印刻实验初战告捷后,他着手开展拯救美洲鹤的计划,希望能给濒危的物种一定的指引,让他们能沿着安全的迁徙路线抵达安全的栖息地。

有一天,Lishman把摄像资料发给了当时在做一档法国电视节目的雅克贝汉。

”He made not a documentary, but a document.“ But it was enough to plant the seed.

幕后

从一开始,雅克贝汉就清楚他想拍什么。

他想记录雪雁从北美往南飞;欧亚的白颧向非洲迁徙;西伯利亚的斑头雁翻过喜马拉雅飞向印度;东南亚的滨鹬越过大洋飞往澳大利亚。

他想记录它们经过那些人人皆知的景点——美国大峡谷、纽约双子塔、中国的长城。

他想记录它们生存的喜和忧,自然界的生物链,被农田侵占的栖息地,来自工业污染的威胁……

他需要一个台本。

为了这一个台本,他召集了一个强有力的科学智囊团,其中包括最顶尖的鸟类学家。他们在诺曼底搭建了一个基地,开始有史以来最壮大的“印刻工程”。让1000+个小生命,25种鸟类,在孵化前就开始习惯于机动引擎和人类的声音,让它们跟着飞行员在地上跑、在天上飞。摄制组要了解这些鸟的习性、亲近它们,以求最后能混入它们的队伍,成为它们的一员,以它们的视角记录飞行。

Our goal was to give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part of the flight, not just spectaters.

智囊团还协助摄制组根据不同的物种选择最佳的拍摄地点。在完成拍摄任务后,他们会负责让这些鸟回归自然,或投入下一步的科研计划。

摄制组花了一年的时间熟悉鸟儿的飞行习惯,探索、调整拍摄的装备、配置和模式。既要侧拍也要俯拍,既要拍井然有序的阶队,也要拍徐徐生风的羽毛。摄制组的飞行器主要有ULMs(超轻型机动飞行器)、跳伞、热气球、小型无人机。

除了“特约演员”,摄制组还拍摄了成千上万的野生鸟类。它们大都栖息在人迹罕至之地——沼泽、湿地、荒漠、悬崖,而且对人高度警惕,这让近距离拍摄成为更大的挑战。摄制组往往要想方设法,或就地取材乔装打扮,或打造一个装有摄像头的“卧底”潜入目标地,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小道具……

总之呢,这幕后团队是说不清的专业细致一丝不苟,流弊大发了。

=============强行堆放精彩片断=============

LeRetourDesGrues

最负盛名的BGM应该是To Be By Your Side,不过我是被上面这首圈粉的。这Tempo肯定是为丹顶鹤的出场而生的啊♪(*)

丹顶鹤出场
没解说我是木有意见,但看到蠢萌酷炫的生命体时真的很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啊。好在B站总有非常热心的大神体贴地送上弹幕。比如这表演水上漂的,鸊鷉(pì tī)。

鸊鷉水上漂
还有温馨有爱的六口之家:

大概是鸭子吧?
路过自由女神

迁徙中的大雁
群鸟乱舞以及千与千寻里面钱婆婆的千纸鹤



还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比如首尾呼应的小男孩,喂食的老婆婆。(做动图太累了,不玩了。)

正直的导演还不失偏颇地剪入足够戏份的负能量镜头,比如逃不过猎人的子弹的肥鹅,翅膀受伤被螃蟹围剿的小小鸟,和困在化工厂污染源的另一只小小鸟。

(๑‾ ꇴ ‾๑)

拍了这样一部神作,大概也此生无悔了吧。

然而大神永远在奔跑。

但『地球四季』,终究是让我感到经典不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