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学小结(上),电视剧剧情debug
八月上头山河令,前半程真的非常上头,而到了十几集之后华彩就少了很多,准确地来说能记得剧情紧凑的就是十七集龙渊阁(原著傀儡庄)以及二十八集(过年),再就是三十三到三十六集,阿湘的婚礼点燃悲剧的高潮。
主线节奏奇怪。细节、台词、情绪渲染都到位,但仔细想来有多处节奏失常,包括但不限于战损及恢复、被围攻及坠崖、阿湘小曹被捉等等。
看最后四集时我觉得编剧大概和我有同样的BE口味,执着于追求带感的悲剧场面,当然剧情推到喜丧和抓不住的垂下去的老温的手确实给我虐得够呛,但开了八百次电冰箱门反刍之后,就会发现从假死开始就充满了不合理,充满了人工玻璃渣的味道。
所以这篇山学结合原著《天涯客》,来盘一盘剧作改编的bug、人物性格的OOC,不过最后也要夸一夸剧作改编的精彩处。
假死引发的32集之后剧情的不合理性
不像这剧中别处的计谋都是丝丝入扣有铺陈,假死之前的完全是靠事后插叙交代的,沈慎突然被温客行说服、张成岭突然毫无心理障碍地接受自己有个鬼主师叔、叶白衣突然肯插手与自己无关的事,英雄大会后的庆功宴更是几乎全员OOC。其实假死局最大的OOC就是周子舒不会「殉情」,但这部分放在人物OOC部分讲,这里单纯从逻辑和技术角度探讨一下假死这件事。
隐瞒周子舒假死的必要性
假死局中几乎每个人都知情,温客行只瞒了顾湘和周子舒两个和自己最亲近的人。这是图啥?是觉得他家阿絮的演技不够好,还是嫌阿湘的命太长伤心不死?或者利用周子舒和顾湘的反应让其他人更相信假死?如果是最后一种,真的可以骂温客行一句乌龟王八蛋。
事先告诉两人假死计划,完全不会影响他的假死局和英雄大会的计划。所以从这里来看,假死完全只是刻意触发罗密欧朱丽叶桥段的工具剧情(更别说这也是没有必要的)。
用假尸体骗过周子舒的可能性
假死本是《七爷》中周子舒的招数。大巫带着南疆武士解了京城之围,救下奄奄一息的七爷,要带七爷离开京城。书中虽然没有交代,但周子舒大概就是用了帮尸体易容的方式骗过赫连翊,不然以赫连翊的多疑,断无可能凭一角沾血的衣料就相信七爷已死。从计谋讲,天窗首领周子舒不可能猜不到这一手,更何况剧中看管温客行「尸体」的正是美妆博主绿妖本人。
再说到易容技巧,周子舒才是得四季庄真传,而绿妖只不过是在秦怀章落魄时得他传授了几手。书中周子舒和绿妖的一场对手戏,两人当时都有易容,周子舒一眼就看破了绿妖的易容,而绿妖并没有看破周子舒的,可见两人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凭绿妖的易容技术也一定瞒不过周子舒。
即便真的凭天光昏暗骗过了,在太子身边行走了十年的周子舒怎么会相信远远一眼的确认?虽然已经辞职,但他的职业病就是要把查证的信息怼到毫无破绽了才会交给皇上。眼前疑点重重,他为什么不把尸体带走,而是要一把火烧了呢?
周子舒拔除七窍三秋钉恢复十成功力的必要性
原著中的设定是:刚开始功力被封住五成,随着时间推移武功渐长,等恢复到十成功力时就是要死的时候。
剧中去掉了这个设定,周子舒的功力一直在五成左右。通过剧中的设定得知:出剑叶白衣>>赤手叶白衣≈赤手/扇子温客行≈莫怀阳≈五成功力的带剑周子舒>赤手周子舒>>本剧中的其他小角色
赵敬早在几十年前就因为喜丧鬼被伤了武功根基,此后再难有精进(之后和温客行的交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蝎王本蝎的武功也很普通(只是擅长暗器和巫蛊术),周子舒的人设也不可能让他因为心痛而一朝变成「举世皆可杀」的人,那么周子舒本来只是想杀掉赵敬给温客行报仇。如果只是要杀赵敬,何必恢复到十成功力呢?
小设定的说不通处
六合心法
按照剧的编排,叶白衣只是觉得练成了六合心法是个活死人(无其他副作用),但在最后关头还是肯教给温客行去救周子舒。已知叶白衣并不确定大巫能不能救周子舒,而六合心法一定能救周子舒还能达到天人合一,那么在篝火边叶白衣第一次知道温客行的愿望时,他为什么不直接将六合心法传授给两人?在这一阶段问老温肯不肯以命换命,老温的回答大概已经是「求之不得」。
再说大巫和叶白衣的「交情」。大巫和周子舒是同龄人,此时不到三十岁,叶白衣几十年都没下山,两人哪里来的交情,大巫又怎么会卖面子给叶白衣?
甄衍和四季山庄
第一次听到「衍拆开可不就是客行吗」这句台词时,我思索了很久衍到底怎么拆成客行。其实根本拆不开,因为这个设定是编剧硬加的,如果原作本身设定如此,应该会挑一个拆开来更合理的字吧。
已知:秦怀章收甄衍为徒,四季庄也不缺地方住;
已知:温如玉完全没有恢复;
请问:为啥不让一家人留在四季庄住?
已知:秦怀章为温如玉夫妇易容改面;
已知:秦怀章在绿妖还是小女孩时就传授她易容之术;
请问:为啥不给甄衍也改一个?
已知:谷妙妙给赵敬下了毒,如果不是一个月领一次解药赵敬就会死;
已知:温如玉和谷妙妙死了;
请问:赵敬为啥还活着,而且还有武功?
师兄弟的设定连贯了后续从同居到同死的剧情,也是本剧过审的关键,但没法解释前面的剧情。
大婚当日的开门放狗
最后这场大战是老温为达目的一定要做的(灭鬼谷、杀赵敬),他原本没想在大战后活,如果按照英雄大会后的剧情可以不死,他和阿湘两个想回人间的人,断然不会把婚礼放在鬼谷办。
同时,鬼谷的戒备森严在大战中是一点都没看到,大门一敲就开,没有人确认来的到底是师父还是师叔,开门后不检查贺礼(我看清风剑派把剑放在贺礼里也实属多余,因为根本没人在意你们身上有没有佩剑……),门口只有几个小鬼头看守,一对人马长驱直入,温周二人不知道在鬼谷的多深处,直到阿湘杀成了血人才出现。
接着就是违反前述武力值的设定出现,温周二人对一群没有名字的配角杀不出重围,武功和周子舒相当的大巫也没有表现出战斗力。
平安银庄
七爷是当朝南宁王爷,平安是南宁王府的大管家,按照书中设定,平安银庄全国连锁,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南宁王府大管家的生意。在剧中,即便这件事不是人尽皆知,银庄要开到全国连锁至少也得个三四年(合理推断是在七爷离京后就开始打理),周子舒在辞职前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因此按书中设定,周子舒主动去平安银庄找平安帮忙,从而惊动了七爷大巫更合理,而不是叶白衣身为超级VIP去了平安银庄,周子舒接到来信时才发现这是平安的产业。
人物性格的OOC
阿湘
其实阿湘倒是主角团里和成岭差不离贴近原著性格的一个,活生生像从书里走出来的,但少了凭计谋救高小怜、带曹蔚宁等四人去鬼谷观战的一段剧情,没有写出她离开温客行身边后的聪敏机警。直到最后曹蔚宁在埋伏时没沉住气一跃而起,几乎从那一刻她就直到自己要和曹蔚宁死在一处,她从来不像曹蔚宁那样信任莫怀阳,所以也不会像剧中那样毫无戒备。
曹蔚宁飞身而起,拨开了毒蝎射向莫怀阳的暗器,见他出面,张成岭下意识地便做了一个起身的动作,被顾湘一把按下。 顾湘深吸了口气,她觉得这口气好像吸到胸口就沉不下去了,卡在那里,带着林子中植物的气味。顾湘的手指微微颤抖,指尖不自觉地挤压着张成岭肩膀上的衣服,低声道:“别动,你们都别动。”
顾湘瞧得分明,她脑子里乱哄哄的——曹蔚宁这个时候出去是大错特错,眼下乱成这样,有赵敬这种最会借题发挥的,有莫怀阳这种心机深沉讳莫如深的,还有叶白衣这样上赶着找抽混不吝的……
在前面说的阿湘和曹蔚宁带蝎王去见温客行的一段,阿湘不可能不知道蝎王会对温客行不利,但居然二话不说就带他去见了,这完全是为了推动蝎王和温客行合作的工具人剧情。
在原著中,阿湘想到风崖山一役鬼谷并无胜算,立刻担心起温客行的处境。
她的话音顿了顿,眉头皱起来,忽然想道,主人为什么这个时候叫自己去找叶白衣呢?那七爷和大巫不是闲得什么一样,他们路子还广,叫他们去,岂不是事半功倍?顾湘想起温客行的那句话,说她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从此和鬼谷再没有关系,难道他是觉得,此战鬼谷并没有胜算?
而原著中她最后的死亡,也是因为帮温客行挡掉了毒蝎的暗器,她本就可以为温客行死。这样的阿湘,绝对不可能带着明知会对自己主人不利的蝎王去见主人,当然如果她不引见,也推动不了32集以后的剧情。
曹蔚宁
这部书里的主角都有一个特点——心志坚定。周子舒是「心志坚定,从未有死志」,温客行为了自己的复仇大计等了二十年,阿湘觉得主人疯疯癫癫,但仍然觉得跟着他比跟着别人强;而曹蔚宁最大的特点就是「想得开」,即便发现阿湘是鬼谷中人,也是一瞬间就想开了,维护她、保护她、要带她回家。
他便再不管不顾,飞身上前,“当啷”一声挡开赵敬的剑,一把抓住少女拉着链子的手,喝道:“放手,咱们回家!阿湘,你快放开他!” 顾湘一怔,竟不由自主地撒了手,铁链子落在地上,她整个人无意识一样地被曹蔚宁拉着撤了好几步,才讷讷地问道:“回家?”. 曹蔚宁深吸一口气:“回家。”
还有剧中因为改了人物性格而删掉的一句重要台词「我自然知道她」:
曹大才子唯恐温客行不肯相信似的,情急之下说了他这一辈子唯一一句尽管又错了,却又听着不叫人发笑的话,他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温客行眼神奇异地看了他一眼,问道:“纵然她可能不像你想象得那样?纵然……你会发现你其实并不认识她?” 曹蔚宁道:“你放心,我自然知道她。”
「自然知道她」的意思是不论她的外在身份是什么,他看重的都只有她这个人。这样的曹蔚宁,在知道阿湘身份时流一两滴眼泪是真的,但怎么可能因为不能得到师父师叔的祝福,而在大婚当天心神不宁,从而让鬼谷门禁大开、引发鬼谷大战?他最知道的就是珍惜眼前人。
温客行
温客行所有行为的中心思想不过是「用人心毁掉鬼蜮」,他不是疯子,他的武功写满了求生本能,是从一次次的生与死的选择当中练就的,所以是周子舒说不上来的武林中「两个半」人物中的一个。
他在鬼谷中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生存,而到了人间,就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因此在全书中他其实不曾动手几次,也并没杀过没有利害关系的人(都是为了计划或为了求生),他并不以杀人取乐,他做的是自己心中认定的事,而不是坏事,也不自认是坏人。剧中群灭丐帮的那场戏,自然把疯批美人的人设塑造得很好,但难道没有一丝滥杀无辜么?
所以他没有不敢面对内心,也没有觉得自己不配活着,只是在大仇得报之后本准备埋骨于此的当下,他突然发现因为周子舒的存在,自己多了一个选择叫「活下去」。
他看着温客行的眼睛道:“我问你,你想不想活?” 温客行沉默地看着他,良久良久,问道:“你……会走么?”. 周子舒微笑起来,摇摇头。. 温客行死命一咬牙,攥住他的手,硬生生地将自己撑了起来:“活——”他说道,“我为什么不想活,我为什么不能活?!这世间厚颜无耻之人、大奸大恶之人都活着,我为什么、我为什么不能活着……我偏要……” 这一口气再也难以续上,他身子一晃,喘息不止,周子舒叹了口气,封住他的穴道,将他整个人抱起来,往山下走去。
周子舒
周子舒想活。他没有不想活。
温客行看清来人,却忽然叹了口气,低声道:“傻子,你来干什么?” 周子舒拿眼角扫了他一下,冷笑道:“来给你这疯子收尸呗。”
是「给你这疯子收尸」,而不是剧中的「和你这疯子死一处」。
按原著的设定,周子舒的功力恢复至九成,按剧的设定则是全盛,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和温客行死在一处,他有把握能带走温客行,不论是他的人还是他的尸体。周子舒的清醒冷静在这里其实也有体现,他不是在感情中要死要活的人,即便温客行死了,他也会自己活下去。
剧中把周子舒塑造得温柔而几乎有一点神性(非常利他),和作为天窗首领之时性格迥异。但其实看回原著,他的个性在《七爷》和《天涯客》中是一脉相承的。他原本是一个性情凉薄、杀伐果决、为了大义残害忠良的人。他可以为了大业承受这些,知道自己下了地狱要受扒皮抽筋之苦,但他认。
他本质是一个心软的人,但做过的事已经决定了他并不是什么好人。我甚至觉得,温客行是因为命途多舛才成为鬼主,而周子舒的每一步几乎都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从「草民」成为太子的一把刀,选择为了大局残害忠良,选择毁掉一个年轻人的一生,选择辜负自己的师弟。这样的周子舒不可能因为剧中温客行做的「满城尽是琉璃甲」之局而觉得他疯,他自己做过的毒辣的事才是数不胜数。
七爷视角的周子舒,第一谋士和第一杀手的相交:
前生时,景七和这位周公子臭味相投,几乎一拍即合,两人一明一暗,直接整垮了赫连钊和赫连琪两派,然而最后赫连翊要他死的时候,他那十大罪状,却也是周子舒的杰作。 倒也不是不念交情,周子舒还特意趁着半夜三更时,只身潜入过王府,告诫于他,只可惜那是景七心里打了个死结,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当时和他说得什么话呢? 像是……如有来生,定要和你痛饮一场,不醉不归。 那日周子舒长叹一声,拂袖而去,隔日朝堂之上,南宁王十大罪状昭然而下,一字一句,砸得他鲜血淋漓——只能说,从头到尾,周子舒都是个清醒的人,知道自己的主子是谁,不能说他无情,只是知道在什么样的世间,该做什么样的事。
都说嘴唇薄的人薄情寡幸,原是不错的,世间最清醒不过他、最寡情不过他。 可怜那傻小子梁九霄,竟一心以为他那大师兄是个顶天立地光风霁月似的人物。
饶是他和周子舒算得上熟悉有交情,也不禁背后窜起一层凉气,只觉得那人千面之后一颗心,毒到无法估量的份上,便又有些担心起来,此人将来一旦不能为太子所用,又当如何?
但不管他前半生做过多少天打雷劈的事,不论别人如何评价,不论师弟九霄如何跟他说杀人偿命,周子舒对自己的前半生是问心无愧的。他退出天窗也不是否定自己的前半生,只是不想再做个没壳王八,要为自己活一次。这样一看,剧中他在四季山庄那夜晚向老温声泪俱下的坦白,根本不成立。他不怕鬼敲门,没有罪要赎,不用另一个人来点亮他。
“你嘴里说着积德行善,无非怕下黄泉有那十八重地狱等着审你前世今生做得那些个亏心事,我问你,若有那么个东西,叫你从此天下无敌,不怕半夜三更鬼敲门,你不想要么?” 周子舒极缓极缓地摇摇头,嗤笑道:“我本就不怕半夜三更鬼敲门。”
那半人不鬼的十几年里,他心如铁石,不曾彷徨,也不曾失措。十五岁以稚子之身撑起四季山庄,十八岁偶遇太子赫连翊被激起一腔少年豪气,二十三岁一手建起“天窗”,该做的可都做了。 纵然青史不能留下他的名字,可这万里河山会铭记他的功业。
至于温柔外露不外露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轻易吐露心声的问题,在这两处巨大的OOC之下倒都是小问题了。
七爷和大巫
七爷是大庆第一谋士,步步谋划,想九步动一步,第七世活生生能把自己从和赫连翊的孽缘里择出来,让自己平安离京,所以赵敬的局,在七爷和周子舒看来大概是菜鸡互啄的水平。七爷知道周子舒的本事,一开始大约就是「来中原看看热闹」的心态,捎带让自己的小狼狗救故人一条命,了却死心眼孩子乌溪的心事。因此在毒蝎夜袭的当晚,七爷和乌溪也只是在窗口看看打斗,品头论足而已。
而32集之后的剧情让乌溪来中原白白走了一趟(送了保命药之后还加速了周子舒血条消耗速度),救了两本书两对cp的大巫,变成了为带感的强行BE牺牲的工具人。
剧情改编的精彩之处
剧情改编当然有精彩之处,例如第一集添加的张成岭送名帖、周子舒坐船去睡柴房,而后半夜救下张成岭的剧情,比原著中周子舒坐船游玩、在破庙中等到张成岭的剧情顺溜很多。
五姓兄弟串成五湖盟、龙孝无法从父亲处问到琉璃甲下落因而出山掺合琉璃甲之事、龙渊阁在地下因而遍访不得,这些小剧情都串得很连贯。
编剧为了将故事拉到一部连续剧的长度,也添加了许多精彩的设定和人物弧,华彩部分如下:
蝎王
书中的蝎王是没怎么着笔墨的反面人物,而在剧中则是可恨又可怜的复杂人物,在看清赵敬对他的利用之前,他一直追求的不过是将江山放在义父膝上博他一笑。蝎王和赵敬的故事线串得非常精彩,北天窗南毒蝎的鼎立之势,间接地也烘托出赵敬的心计和野心。
他是那个求爱而不得的孩子,求不得于是最后干脆毁掉,演员的原声台词很绝,「同样的一颗心,长在我的胸膛里叫野心,长在你的胸膛里,那叫痴心妄想」。听广播剧到此处的时候,我脑子里回放的还是蝎王的原声语气。
到了最后周子舒救人,他说不要琉璃甲,只要带走温客行,蝎王的那句「没意思透了」也非常好品。即便他有能耐裂土封侯,即便他已经将义父圈禁在身边,他也得不到一个要他而不要琉璃甲的人。
P.S. 剧中没让两个南蛮蝎王和大巫打个照面,用魔法对抗魔法,用大巫的巫术解一下药人军的局,还是有点可惜。
绿妖
绿妖和于丘烽的感情线不像书中只是绿妖的痴情,被于丘烽背叛后,她入鬼谷却不喝孟婆汤,怕自己重蹈覆辙。但在再遇到于丘烽之时,她还是重蹈覆辙了。
她知道人心不容试探,不存试探之心地把解药给了于丘烽,却好巧不巧地试出了于丘烽对她的一点真心。绿妖说有那一刻就够了,她的爱就是在黑夜中行走,只要看到一丝火花,陷在黑暗中的质地也都值得。
绿妖得到这一刻的爱之后终于决定放弃于丘烽,她喝下孟婆汤,如愿忘掉她最执迷的事。最后的大战,于丘烽和正派人士一起杀进鬼谷,却凭本能保护了绿妖,而忘掉他的绿妖一剑刺死了他,大概是本剧最自然的一个悲剧镜头。
孟婆汤
孟婆汤的设定非常精彩,对于剧情的最大帮助是解决了温客行入鬼谷的bug。即便小温客行被认为是「天生的小鬼」,斩草除根是行业常规操作(不懂的话可以请教一下一刀捅穿梁雪和奶妈的周子舒),而孟婆汤的存在就将温客行可以在鬼谷留下命的逻辑给圆了。
孟婆汤也成为剧情后半段的重要道具,蝎王用醉生梦死解开孟婆汤得知赵敬的真面目、又让赵敬服用孟婆汤忘掉琉璃甲、喜丧鬼选择记住而绿妖选择忘记,一切丝丝入扣。
小结
总的来说,编剧擅长的是小逻辑的串联、带感场景和台词的书写、配角故事线的骨肉添加,对于温周两人的感情线进展却写得像个恰恰——两步进一步退的,所以山学的下篇,会从小说的角度仔细捋一下温周感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