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有罪乎
看完了最近挺火且口碑不错的《少年的你》,先说整体评价,我给五星。
这样的题材能拍出来并放映还是很让人意外的,和2017年的《嘉年华》给人的感觉类似。本片对结尾的处理也和《嘉年华》一样,“正义”得到伸张,再摆一堆国家政策与关怀,这种社会现象已大大改善blahblah。我对此结局不满意,虽然知道结局不这么设定就大概率无法公映。郑警官的一句谎言就换来陈念轻易认罪,小北如此轻描淡写地接受两人最终共陷囹圄,这不仅是对影片后段公安各种侦讯手段的嘲笑与打脸,更亵渎了两位少年拼上未来和性命的执着意志。
我来设计结局:小北被判10年,陈念背负内心重担去读北大。之后与考上清华的高中同学四眼仔恋爱(四眼仔片中出现好几次特写,结尾不出现一下的话总觉得无法呼应),但晚上经常做噩梦加上课业、生活等压力让她数次去心理咨询室。后与四眼仔平淡分手,毕业几年后嫁人,再两年后生一女名小北,落幕。彩蛋位置,出狱的小北默默看着远处幸福的一家三口,嘴角微翘,眼中闪光。
除了题材,两位“少年”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周冬雨算是新生代里少有的演技一直在进步的代表,而且这面相和平胸再过几年依然可以来演学生。至于另一位千玺,我对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很难将片中小北与当年白面小生联系在一起。
《少年的你》并未像其他青春片,男女主角英俊漂亮,面容清秀一尘不染,校服干净整洁。或许由于题材缘故,本片人物的衣着、妆容很真实,真实到有点可怕,周冬雨脸上的皱纹与雀斑十分清晰。还有,对高三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高考当天的画面比较贴近现实,让我这个高考已过十五年的老年人依然有代入感。
再略微点一下不足。一、学校里,甚至是高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带手机?教室里还滴滴响?二、魏来死了好几天才被发现,她可是要参加高考的,人失踪了父母也不报警?三、来说说本片唯一纯正反派——魏来。根据设定,这妹子出身高知优渥家庭,长相漂亮,成绩优秀,我是一直没理解她组团霸凌同学的动机由何而来,毕竟把同学逼死了都不知悔改,不能仅以一句心理阴暗搪塞过去。四、看背景,故事似乎发生在西南地区,清北的调档线只有600出头,借地为我们这些高考hard模式省份的学生鸣不平。
魏来之死再次印证了那句话,不是死侍你就不要瞎BB。
片中直接的罪人有三个。一是霸凌同学至死的魏来,二是过失杀人的陈念,三是辱尸匿尸作伪证的小北。但有错的不止这三人,很多角色的行为或不作为共同导致了这出悲剧。比如同班同学,屈服于霸凌行为,传播陈母负面消息,为恶行火上加柴,甚至四眼仔也仅仅对陈念说要忍;比如陈警官,虽想解决问题但受制于各种条框和事务,对实际情况并无太多帮助,只能事后些许补救无法事前预防;比如班主任,未能及时发现班内问题并加以引导和处置;比如陈母,丢下备考的女儿去卖过敏面膜……
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这句话是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的名句,波兰语原话是Żaden płatek śniegu nie czuje się odpowiedzialny za lawinę.翻译成英文是No Snowflake in an avalanche ever feels responsible. 集中营的看守、押送犹太人火车的工人,毒气室的建造者……面对一个邪恶的本质,能够因为“职责所在”“我只是在工作”等借口就心安理得的为其添砖加瓦么?搞笑发言人爽爽,各地贱谍,伟大的墙,审查,面部识别,网评特,XJ集中营,XX催泪弹,还有很多甚至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又飞远了,与片子关系不大了。删帖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