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系列之飞狐外传

1. 家庭伦理小剧场
两本飞狐和双雕真是不同。胡斐除了少年时怒斥南兰、对付商家堡众人时略熊,整个成年期都很不错。当然,这是作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进步。
早期作品的男主里,陈家洛与袁承志是无可奈何之下的退隐,郭靖选择舍身取义,杨过也几乎归附了郭靖,他在铁枪庙中听柯镇恶讲述完颜康生平事迹时,可有片刻迷茫?——他少年时与欧阳锋父子情深,是不是认贼作父?
至少在飞狐里,袁紫衣会对比小王爷更不堪十倍的凤天南激发父女天性,而胡斐不会因此派她的不是。
而书剑以来的汉贼不两立的民族观、江湖与官府之间的绝对对立,也在飞狐而不是神雕中瓦解。男主甚至潇洒地跟北京众武官推起牌九来,这一众武官的形象大致不坏,不再是脸谱化的吕文德。从周铁鹪、王剑英的行事手腕里,已能看到日后的韦爵爷。胡斐那一场豪赌,究竟是把人性想简单了。
与之相应的是飞狐的家庭伦理小剧场。南兰与马春花都是丘处机(老丘我是你的万年黑)观念里可立毙掌下的失节妇人,可无论胡斐还是苗人凤,都对她们相当宽容。看客觉得马春花的一往情深有些傻里傻气,但她为人很好,也不是毫无见识,她与成年胡斐相认时,说你是商家堡阿斐,又特地加一句你是胡大侠胡一刀的儿子胡斐,就特别温暖妥贴。胡斐一开始责怪马春花对徐铮寡情,但听她说完自己对福康安一见钟情无可奈何,想起自己对袁紫衣,马上又谅解了她。本来这世上,也是少有郭靖黄蓉这样的珠联璧合、杨过小龙女这样的情痴情种,我们要应对的往往是家庭伦理小剧场。
若得真情,哀矜勿喜。胡斐有这样的同理心,足见他比前几部的男主们更高了一个境界。
2. 我们大家都可怜
我对陈家洛的印象一向不坏,他在飞狐里的客串又格外感人,整个红花会都好似脱胎换骨了一样。一队人千里迢迢赶赴京城,只为祭奠一个女子,也是情深。队伍里有霍青桐,作者却懒得写一笔,她不再是翠羽黄衫?
飞狐就是在这么一种凄迷的氛围里结束的。神雕侠杨过是个忧郁的美男子,他在风雨如晦中身披敝衣而去,他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但神雕的色彩是清楚浓烈的,大概是因为神雕的情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你哭,便放声大哭。到了飞狐,四肢僵硬的胡斐眼睁睁看着程灵素为自己吸毒而死,简直虐到哭也哭不出来了。
而圆性双手合十诵经之时,胡斐见她庄严肃穆,暗悔曾要她还俗,心想她若还俗临死之际必不得平安。所以胡斐这个人的胸襟是很了不起的。而圆性少年出家,因一时逞强好胜惹下情丝,这是她自己不曾预料的。问圆性为何不还俗,就如同问宫二为何死守誓言,能问出这句话,就不是她们的知己。出于这个原因,我对袁紫衣倒没什么恶感。更何况,这书里也没什么特别恶趣味的两女争一男(郡主殿下我不是说你……)。三个人格调都是不错的,尤其是程灵素临死那一句“你和我都很可怜”。
小胡斐饱尝个中滋味,这才成了玉笔峰上那个温雅的青年。作者写雪山飞狐之时,世上并无程灵素,只是这时回头再看胡斐那部大胡子,看他口中暗含的药丸,难免心中一酸。
3. 二妹和郭二
古往今来影视剧里的程灵素都太好看,大概是因为读者爱她。可是她们再好看,好看到全然不是书中那面黄肌瘦的村女模样,却没有程灵素那双明亮之极、精光四射的眸子。她貌不惊人却令人心生异感,这样的演员/人本不好找。程灵素,并不是“可惜她不美”,而是她根本不必美;这正如郭襄出家并不可惜,她根本也不必入世。
这些角色令人感觉极高极远,都有些飘渺了,相比之下黄蓉是实的,程英是实的,甚至小龙女都是实的。胡斐不爱程灵素我很理解,一样的天分高、发迹早又年少气盛,他和圆性真的多一份惺惺相惜。他对于程灵素更多的是赞叹,因为她的心思实在太深。但我相信程灵素之死是胡斐此生最深的伤痛,远胜圆性缁衣芒鞋走入掌门人大会,只是这种伤痛无关爱情。
无关爱情也很好,甚至更好。慕容景岳和薛鹊之间又何尝不是爱,爱情当然也会苟且不堪。兄妹之情,皎如日月,这很好。
郭襄对大哥哥和龙姊姊的情也便是如此,皎如日月。她走遍天下,再也寻不到如此的风骨与情怀,到最后,这事是无关风月的。多么好。
最好看的郭襄,不在神雕而在倚天,只是她少年早慧与众不同,在神雕已见端倪。可是我最爱她奏完一曲翩然远去,书中说“她在江湖上闯荡三年,所经异事甚多……在她也只是如过眼云烟,风萍聚散,不着痕迹”。郭二在十八九岁上,这份潇洒早已超越她的外公和大哥哥,又或者是作者至此方成大家,写起这派人物来终于行云流水、毫无造作。
我至今仍觉得倚天第三章开篇是金书中数一数二的高虐点。翻过一页已是百岁光阴,满以为郭二会挑起大梁延续双雕时代的热闹,却只被扔了一句红颜枯骨。再后来是俞莲舟讲述当日襄阳城破,郭二小姐如何在四十岁上大彻大悟出家为尼,开创峨嵋一派。只是殉城的英雄伉俪曾是射雕里不识愁滋味的小儿女,只是峨嵋祖师曾经的任性胡闹,俞二侠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