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烟、酒、咖啡,给普通人的一些参考

2019-06-24 12:20:29 <!--more-->
作为一普通中国公民,没有权没有势,没有违法犯罪的嗜好,没有铤而走险的心理,书中介绍的许多非法药物我也就是看一看科普,警惕一下极端情况下的风险。
所以我想,对于我、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了解酒精、咖啡因、尼古丁这三类成瘾物质是首要的。
酒精
危险性: “长期暴露”会影响大脑(脑组织萎缩、影响记忆、心智功能缺损、etc),导致阳痿,可能影响青少年海马体发育 ;“急性暴露”很快产生上诉损伤,昏迷,致死。胎儿酒精综合症,怀孕饮酒造成胎儿各方面缺陷,包括神经、认知、行为及学习等方面的障碍。
心智功能缺损:记忆的形成(酗酒期间、开始喝酒几年内的记忆丧失),抽象思维(遭到破坏、无法随意启动),解决问题(转换策略及方法的能力损失)、注意力与专注力(难以集中、尤其视觉注意力和棘手任务)、情绪感知(特别是社交中微妙态度情绪的感知)等。
成瘾性:没有明确标准,涉及复杂的医疗及心理状态,普遍认为与遗传、家庭环境有关,男性风险更高,“长期暴露”风险更高。会产生耐受性,导致摄入量增加。(非本书资料)【酒精戒断症】 在长期(2~3周以上)大量饮酒,突然停止饮酒或明显减量时。 主要表现为震颤、谵妄、抽搐、意识混乱、精神运动和自主神经过度兴奋。 可能致死。
成瘾剂量:底线是“每天平均超过三杯”(不可逆的认知功能障碍),一杯为14克纯酒精,约等于354.8ml的啤酒,147.8ml的红酒,44.3ml的白酒——但“日均二杯”的灰色地带仍会大幅提高心脏病和癌症风险,且女性更易受酒精影响,风险更高,相应数据要降低。
适度饮酒: 可以放松减压、预防心脏病、降低死亡风险 ,但(非本书资料) 根据2018年发布在《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对于整体健康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完全不喝酒。因为虽然不排除可能的,少量饮酒对某些人的帮助,但有益健康和伤害身体之间的界限太窄,而效果也因人而异,可能有人喝伤身,有人喝就有益。
建议:孕妇请滴酒不沾;与许多药物混服十分危险,请查看说明书;普通人最好完全不喝酒,需要喝酒社交的人注意日均三杯底线,喜欢喝酒的男性注意日均不超过二杯,女性注意日均不超过一杯;一杯为14克纯酒精,根据酒瓶上标注的毫升和酒精度数可以换算出纯酒精克数,以此为准。
咖啡因
危险性:咖啡因中毒(焦躁悸动、恶心呕吐、心跳过快、心智混乱);提高压力反应,有时引发恐慌症;极端情况下癫痫、致死。
成瘾性:对血流量的影响没有耐受性,对某些作用有轻微的耐受性,总体作用没有太大影响,不会因剂量影响效果。有戒断反应,在最后一次摄取咖啡因的12-24小时后,使用者会感到头疼及疲劳,可能持续几天到一周。
主要影响:主要与高剂量咖啡因(每天超过500毫克)的风险,可能与心脏疾病、胆固醇指数有关。另外,影响肾脏(利尿)、消化系统(刺激胃部,导致胃发炎)、眼睛(收缩微血管,导致营养物质减少、废物清除速率降低),对怀孕影响尚不明确,对呼吸系统有一定(正面的?增加呼吸速率,治疗呼吸问题如气喘)影响。
适度饮用:略增强耐力、延缓疲劳;保护大脑免受缺氧造成的伤害,预防中风,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促进动脑的连带作用);治疗头痛;【负面作用】在压力时饮用会让你感觉更有压力(提高一般的压力反应),影响钙的吸收。
含咖啡因饮品:咖啡(自制>咖啡店>精品咖啡店>速溶),茶(含量远少于咖啡),碳酸饮料(红牛>零度可乐>可乐)。
其他:雪碧、七喜不含咖啡因。巧克力含少量咖啡因。(非本书资料) 奶茶参考上海消保委测评,“本次比较试验发现,51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毫克/升,最高的为乐堂口原味手工拉茶(无糖),咖啡因含量为428毫克/杯。”
建议:适度饮用(加拿大卫生部建议13岁以下每日不超过2.5/kg,成人每天不超过400mg),避免在下午和晚间摄取。奶茶一天最多一杯。以及虽无相关研究表明风险,孕妇最好控制咖啡因摄入(个人看法,茶、碳酸饮料、巧克力那些低咖啡因食物,含量低到没必要在意)。
尼古丁
危险性:轻微中毒引发头晕、虚弱无力及恶心。过量摄取发生危险相当罕见,引起悸动和抽搐,可能麻痹呼吸所需肌肉而导致死亡。怀孕吸烟造成婴儿体形更小、大脑和心智功能长期影响,婴儿猝死症风险增加。吸烟可能伤害精子,造成致癌的DNA病变,孩子更容易患儿童癌症。
成瘾性:致瘾药物,造成生理依赖并成瘾。增强作用。很快产生耐受性。戒断反应,戒烟最初二到三周会感受到强烈烟瘾且变得易怒。
主要影响:青少年忧郁症关联、加剧心血管疾病、伤害肤质(使皮肤变薄,样貌衰老)、致癌物。
戒烟:(非本书资料)个人推荐《这书能让你戒烟》。
说实话对尼古丁这章很不满,感觉没有讲透彻,尼古丁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影响也不明。以下引用维基百科:
近代的研究显示,尼古丁会作用于脑部,对脑部产生数种影响。它会影响脑中的奖赏路径(reward pathways)使吸食者产生愉悦感,接着自然成瘾[13]。
多巴胺是参与脑内活动的关键神经传递物,研究发现奖赏路径中,尼古丁可作为一种将多巴胺量提高的化学物质。许多研究已证实尼古丁的成瘾性高过多数毒品、仅低于古柯碱和海洛因。如同其他生理上的成瘾药物,戒除尼古丁会降低多巴胺和其他神经传递物的合成,于是大脑会试图去补足这个人为产生的影响,另外烟碱孔酰胆碱接受器也减少了,补偿机制是大脑又将接受器的数量向上调节,如此一来也抑制了其他的补偿机制。整体的影响是提高了奖赏路径的感受度,与古柯碱和海洛因相反,这两者会降低奖赏路径的感受度。这种脑内神经系统变化,在戒烟管理后数月仍然持续存在。非尼古丁替代疗法的戒烟方式,即是利用此种回馈路径,设计戒烟用药物。[14]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暴露于尼古丁环境的幼鼠,其多巴胺系统的发育会受阻,这推论出吸烟及二手烟会增加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风险。近来研究指出,暴露于尼古丁环境中的幼鼠长为成鼠后,有忧郁的倾向。[15]
除了以上日常能接触到的成瘾物质,书中提到的其他物质,姑且做个笔记。
摇头丸
属于 Empathogen类别(本书译为“放心药”,未查到中文正式名词,意思是一类促进情感交流,引发同理心或同情心的治疗药物),常见名称有摇头丸(Roll、Ecstasy)、豆子(Bean)、茉莉(Molly)、X、XTC、亚当(MDMA)、夏娃(MDE)、爱(MDA)。
市面上常有各种各样的假货,2006年的一项检测表明只有约40%送检物为纯MDMA,剩下的纯假和掺假一半一半。服用感受是安非他命和迷幻药的综合。成瘾性未知,大概有也不明显,而且因为混用各种药物的人很多也不便研究。作用是提高心跳速率、血压及体温,影响情绪机制是促进血清素的释放。
过量服用和血清素大量释放的影响一样,引发体温上升、肌肉痉挛、脱水、肾衰竭、心脏病,有致死案例。神经上的影响是,服用后产生心情低落,重度使用则长期处于此状态,女性更加严重;长期高剂量服用,可能产生妄想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可能引发恐慌症,可能导致记忆力受损。为了控制副作用,在物理上可多喝水、使用喷雾室降低体温,避免中暑感受和休克;在神经反应上可先服用百忧解之类的药物,但未经医学实验证明有效。
迷幻药
种类太多。。个人只知道名词的却只有LSD、麦司卡林(因为赫胥黎的书= =)、K粉,孤陋寡闻了。比较有特点的名字有吸墨纸、加州阳光、黄色阳光、魔菇、迷幻蘑菇、爆炸蘑菇、龙舌兰、商业快餐、曼陀罗、曼德拉草、PCP、天使尘、和平丸、CCC、robo、红魔鬼、玛丽亚、斯卡牧羊女。
——和平丸这个名字感觉和嬉皮士运动有关。。
体验比较复杂,可以参考《LSD,我的问题儿童》《众妙之门》《人造天堂》以及众多文学影视音乐作品(记得《黑镜:潘达明斯基》中的科林就在家中服用纸片状迷幻药,后有视觉改变的影视画面)。涉及时间和空间感改变、情绪波动、幻觉(尤其视觉)、幻想、从身体抽离的感觉、神秘主义和宗教体验,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
LSD能持续四到六小时,DMT则药效最短不到一小时。除急救PCP外,没有解除药效的办法,所以不像阿片类药物,没有过量快速治疗的方法。由于种类很多,每种对身体和精神造成的影响不一,各类作用机制不一,看得我眼晕了也记不清谁是谁。。特别指出止咳糖浆会使人产生解离状态,极大剂量会出现疯癫行为(大力出奇迹啊!)
普遍来说,对精神上造成的极端影响为最,一些不好体验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其余也可能使人厌世、发疯。除LSD外的某些药物在引发幻觉的剂量下便足以致死(云南市场的蘑菇???狗头)。
草本药
“此外,人们对东方医学的兴趣大增,有时因此毫不怀疑某些草药疗法。”——我活活笑死。
基本就是刨开烟草大麻咖啡因等大类的其他天然草本药物的统称,感觉日常科学就诊,拒绝土方(这里不止中医哦,包括韩方日方泰方缅甸方印度方非洲方and so on..),拒绝药膳什么的,能规避开很大一部分。然后就是别乱旅游吧,更别走贪便宜的廉价旅行团(话题逐渐跑偏)。
麻黄素看不懂略;圣约翰草中国没有略;褪黑素我有吃_(:з)∠)_总之效果明确,副作用不明,安全性尚不明确;人参,实验室对细胞效果挺好的,但是具体作用,反复使用作用,副作用统统不明;银杏,实际效果有待检验,可能减缓血液凝固;“聪明药”,比较复杂略,总之不明朗。
提了一句高蛋白质食物(如牛奶)中的色氨酸能够促进大脑生成血清素……但基本上能够有益大脑心智功能或延缓衰老的膳食补品,当前还没发现——“有益”的剂量正常人没办法达到的,老生常谈,离开剂量谈药性就是耍流氓。
吸入剂
之前网络红过一阵的“笑气”在内,即那位留学归来坐上轮椅的。还有亚硝酸盐、麻醉剂、溶剂、油漆、甲苯、汽油、强力胶(??)等。俗称更衣室(locker room)、rush、爆竹(poppers)。唯一共同点是都采用吸入方式。
亚硝酸盐还好,长期使用有不良反应,过量可能致死。(有些人不是为了精神作用而使用这些药物,是为了放松肌肉以便肛交。←_←)
麻醉剂中,氧化亚氮风险很低只是可能无法呼吸到足量氧气,其他麻醉剂(包括手术麻醉剂)可能干扰心脏功能及抑制呼吸继而致死,吸入后陷入昏迷十分危险。达到麻醉效果与致死的浓度差异相当小,建议尊重医生,尊重手术过程。
溶剂中毒类似醉酒,也可能引发严重灼伤,吸入过量致死的风险相当高,死者中有25%是初次使用,有28%的人是自杀。溶剂被郑重评价为:是所有娱乐用药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无论如何都不该用于人体。
大麻
大脑中的THC受体——内源性大麻素。分布于海马体、小脑和基底核,因此会对记忆、肢体活动造成影响。但受体不存在于脑干中,因此不影响呼吸功能,几乎不可能致死。在愉悦感结束后,对学习及记忆等心智功能的影响可能持续数天。主要风险是导致判断力下降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等危险。
由于吸入方式不同,大麻烟比烟草对肺部的伤害要大,但频率不同。就患支气管炎而言,三到四根大麻烟约等于每天一包烟。此外长期吸食可能导致男性精子减少、勃起功能障碍,男性女乳症,女性经期不调。重度吸食导致解决问题、记忆受损、认知功能缺损,但可能与青少年时期吸食有关,且持续8年重度吸食大麻的人没有显现出认知功能的损伤。
青少年(21岁以下)吸食大麻的不良影响:视觉系统的发育损伤、未来发生精神疾病的风险、更易发生长期的认知功能退化。
医疗作用:刺激食欲、松弛肌肉、止痛、控制恶心症状、抗焦虑、治疗青光眼,以及抗癫痫、痉挛、慢性头痛、偏头痛等。
尼古丁
(原书顺序其实是在这里的。再次警惕烟的危害)
阿片类药物
包括阿片、海洛因、吗啡、可待因、氢吗啡酮、 羟考酮、哌替啶、狄芬诺西莱、氢可酮、芬太尼、丙氧酚。同时刺激体内所有类阿片受体,最危险的特点是抑制呼吸,过量就会致死。
成瘾:追求报偿的部位对药物的反应变得强烈;大脑主管焦虑和不良情绪的区域在药效褪去后立即活化;生理戒断症状;原本与药物拉锯的生理秩序失控。治疗方法里写许多酒精成瘾的治疗策略曾被试着用在阿片类药物上我笑死……
长期影响:便秘、阳痿、抑制免疫系统、容易经针头感染艾滋肝炎、大脑无法正常运作、抑制呼吸。
镇定剂
镇定剂、安眠药、抗焦虑药。
MJ的死就是由于睡眠障碍,医生给他服用了异丙酚这种麻醉镇静剂导致死亡。
有耐受性,突然停药会产生重大风险,此外长期使用会造成心理依赖。
GHB能使人放松、感到轻度愉悦,而后则造成头晕、恶心、嗜睡、意识丧失、痉挛、昏迷,甚至死亡。GHB制作方式简单,是一种无色无味,偶尔会有咸味的液体,极容易被掺入饮料且无法察觉,请留意舞厅中的饮料,如果喝下饮料后产生虚弱、晕眩、头晕或神志不清等现象,应立即送医求助。
类固醇
运动员禁药,为增肌非法使用。因为人体能自身制造适量睾固酮,普通人使用和安慰剂效果一样。但顶尖运动员已趋极限,所以使用禁药能提高多一点的优势。
女性使用的后遗症十分明确:兄贵化(喂)。青春期男性使用合成代谢类固醇可能导致青春期提前结束,骨骼生长板加速关闭,影响身高。成年男性使用会抑制性欲,提高心脏疾病风险,出现女性化现象,增大死亡概率。
兴奋剂
种类很多,可卡因、安非他命、冰毒、利他能在内。话说利他能就是国内报道沸沸扬扬的“聪明药”,高中生被诱骗服用以提高成绩,最后却身染毒瘾。本书中也写道高达30%的大学生使用过处方兴奋剂。
早期可口可乐的配方就含有可卡因(……),1914年“哈里森麻醉药品法”严格限制阿片和可卡因产品的销售,现在可口可乐只含咖啡因。
戒断症状,失去活力,一段时间内十分疲惫、有忧郁症状、食欲反弹增加,十分渴求药物,无法感到愉悦,多巴胺神经元处于抑制的状态。
后遗症千奇百怪,是目前看过最复杂的了:肢体动作增加,成为重复动作;焦虑悸动甚至偏执敌意,造成蓄意的暴力行为;常导致癫痫发作;奇特行为,如挑出皮下的虫子,重复性行为或对话;类似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偏执和攻击行为……
END
总算捋完第一部分了。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