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
➖思考:
“那些人是born liars”“如果你不信那个男孩,为什么信那个女人,她也是one of 'them',不是吗?”“贫民窟是罪犯的温床”,资本主义中产阶级从不考虑造成贫富差距、阶级固化、高犯罪率的原因。联系《城中城》。
为什么男人都这样认为:孩子调皮,换做自己也拳打相向?女人出轨,换做自己家暴到底?
没有事会这么肯定。他们也是人,人就会犯错。
its possible but not probable.
➖不解:
明明在扫射全部,却说我不是针对你。
关于法律:
⑴假使真正有罪的一方无权无势无钱,律师的职业操守是必须相信他,且为他据理力争吗?又假使胜诉,这不是一种法律的缺陷吗?
⑵人既会犯错,法律的订制、完善、创新都太难。
关于“众”:
⑴测算老人蹒跚走过需要多少时间后,3号继续奋起反抗,这时候剩下人全部站在8号身旁,这一鲜明的对比,是否是在特别意指:片末只剩3号坚持已见?
⑵私以为,投票很容易形成小群体,归类,划分地盘,归属感,再演变成自己都无法察觉的私人情感。“你们威胁不了我,我要坚持我的想法”这样的想法萌生得很容易。
➖有感:
9号老人合理提出猜测,耐心表达意见,这是我喜欢的做法。但大喊大叫的3号男人却不知道真正地设身处地,不断询问“what does it mean?”,好像失去自我推断能力。
唯一不解,他撕碎照片后的哭泣。
原以为8号因为想否定“绝对”,肯定“可能”而过于绝对。但他最后也提及,我们的决定也可能放走杀人犯。理智且全面。因为案件的一切都无从知晓,但疑点众多却直接判罪,是不合理的。
交换姓名,最后都是一句so long,再会。我好像会遗憾当这样的陌生人。
➖其他:
老电影的转场时间都好长。
我认为群像片最有意思的是,单独观察每个人都能从细节处推断其人。
很想很想知道幕后制作过程,封闭空间同时拍摄广角与细节已属不易,还需保证演员在“热”这一环境下的状态。1号主席先生上衣上逐渐扩大的汗痕,拍摄细节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