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幻灭

wbq5945
wbq5945 @wbq5945
芳华 - 评论

看完“芳华”,巨大的幻灭感。

电影第一次出现幻灭这个词,没记错的话,是萧穗子旁白解释林丁丁被刘峰表白后落井下石的行为。萧穗子说,她后来才明白,林丁丁对刘峰表达的爱意感到不舒服是因为幻灭——对林丁丁来说,刘峰这样一个“活雷锋”的道德完人竟然也会像一个普通人一样长久地喜欢别人,而且是男性对女性的喜欢,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在扭曲的时代,人们的普通情感被压抑,符合意识形态宏旨的崇高的道德却被广泛宣扬通过塑造道德模范。但显然,人们并不真心相信这些,要不然,“活雷锋”刘峰也不会被人们背后讥讽嘲笑,但人们又必须让自己相信,于是,就只能通过制造距离来让自己相信,嘲讽是嘲讽道德模范不是普通人,相信是相信道德模范是道德完人。所以,当刘峰对林丁丁表白时,林丁丁幻灭了,这意味着道德模范竟然不是一个道德完人,那怎么办,只能落井下石。对林丁丁来说,落井下石是让自己恢复平衡的最简单的方式,既然不是道德完人,那装作完人的家伙肯定比一般人还要坏。

这背后的逻辑当然荒诞,但这逻辑却是扭曲的时代人们习以为常的逻辑。人们需要在二元对立的世界获得平衡。要么是神,要么是鬼,必须要选择一样,而神也好,鬼也好,都是自我之外的他人(非人),而自我是相信有神有鬼的自我。神难达到,只能远远仰望,而鬼又无处不在。在对世界的这种荒诞认知(也可能是被迫的认知,有人撞到林丁丁被刘峰抱住,脱口而出是,你竟然敢腐蚀“活雷锋”,所以,如果林丁丁不将“活雷锋”变成鬼,自己可能就要变成鬼了)中,人们丧失了识别人性善良的能力。

而刘峰就因此被放逐。

随后的战争也好,战争结束后的人生也好,无非幻灭的延续。

一代芳华,就这样谢幕,随着那个特殊的时代。眼看着起朱楼,眼看着楼塌了。但对于经历过最大幻灭的刘峰和何小萍,他们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表现出失落。他们平和寡言,对他们来说,失落太矫情,他们连失落也已经幻灭。

冯小刚拍出了属于他的史诗,内敛深沉。没有人是主角,那个特殊的时代才是主角,每个人都是它的提线木偶。就像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文工团表演,木偶们歌颂崇高并信以为真直到一切幻灭。电影在展现文工团表演时显然是美化了的,年轻男女们的舞姿非常诱人。这当然有冯小刚本人的私心,但越是美丽,随之而来的幻灭也就越动人。然而,这种美化终究也还是一种情感以及态度上的暧昧,虽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确实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