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说
有个叫一只特特呦的人写了一篇书评,确切地说是读后感罢了,他在尝试用这本书相同的方式去“偷懒”。他讨厌这种吊胃口的宣传方式于是首先展示了224页的内容实拍。他出于对莱姆的崇拜(这种奇怪的情感有别于喜爱)买了《技术大全》《机器人大师》等作品,感慨版权满天飞没能集齐一套。硬核作家莱姆能火是个偶然,写过《暗淡蓝点》的卡尔萨根却依旧无人问津。他还对比了翻译感慨翻译难度很大也确实比05版好太多了。
他认为这是一本很“危险”的书,与《莱姆狂想曲》类似的杜撰题材,原话是说“真正的科幻不是带有未来元素的现代生活描写,而是高概念下完整自洽的一套新理论。”这本纯粹的幻想,涉及未来科学的根基、艺术与哲学的深度思考,逻辑严密且骇人的结论对一个人的观念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内外封
既然“写小说是创作自由的丧失”那他没有像读书评那样,去看莱姆是如何评价一本书的,而是全部作为莱姆的作品看他有哪些天才的想法并展开,他认同《宇宙演化新论》是最精彩的一篇,也是最具通俗科幻色彩的一篇,因为后记中已经阐释他便没有再赘述。他从另一个角度想,会有书评是这样的吗,不是概括而是详细的展开某一点讲述故事情节,从这点上似乎没那么完美了。
他在第三部分以逐章的顺序来说明感受,似乎是知识水平受限,像《小队长路易十六》这种被他直接略过了。第一篇有很浓的自我指涉意味,想到这点他推荐了圆城塔的《自指引擎》,其中有作者拐着弯自己指自己,又号称不代表本人观点,可以肆无忌惮的表达情绪。莱姆对未来的预言,对比中国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考境界。
他说这是一本不可被“X分钟看完”概括的小说,作者的语言本身就极其精炼,这篇是一种颠覆性的续写,本就擅长在语言上做文章的莱姆直接一波极致的文字游戏,华丽不输大山诚一郎,炫技的堆叠好似滕王阁序,47页的一段最为精彩。《性爆发》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无性(双性)才能解决。请你来写“自制图书”是个胎死腹中的游戏,其实有点像拼贴诗的概念,且有不能过分魔改原作的要求。
《伊塔卡的奥德修》说人类的进步归功于天才。这点大家都承认,可顶级的天才不被人所知,我们知道的都是二等天才。这就是科幻不可证伪又极具认知颠覆性的魅力。实际上天才凭借思想,置身于他处。《你》是一本反小说,讲述读者的故事,他说他最期待这篇内容,可莱姆说作者修拉并没有把它写出来,他没有将一个叛逆的概念变成经过考验的艺术创造。类似的《生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奇怪的概念,在此概念下作者想要传达,人或者说生命不过是一种商品。
他很喜欢《文化是错误》这篇,文化人说文化是错误你敢想吗,这篇是对文化的全面解构,文化是适应性无意义行为的开始,人类因为各种错误和误解才创造了文化。进而得到文化是一种阻碍,是与技术文明相反的过程。生命和预测两篇涉足数学,独立重复试验不会改变概率是已知的,世界是复杂因素影响下的状态(也就是蝴蝶效应),你只要跟着莱姆的逻辑去推演,就会得到看似荒谬的实则合理结论。《恕不伺候》也颠覆了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