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更新中)
总结 1:早期(冥古宙)地球的环境并不是我们以前以为的那样炽热,充满剧烈的地质活动,而是和今天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缺少氧气。
######第一章 1. 什么是生命
现代的锆石( zircon ,硅酸锆的细微晶体,比砂粒还小,存在于很多岩石中)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地球上开始存在海洋的时间点,比我们之前估计的早得多。通过铀同位素年代测定,我们发现,这些极其耐久的晶体有的形成于44亿、40亿年前,后来在沉积岩层中聚集成碎屑沉积物。锆石晶体就像微小的囚笼,困住化学杂质,能反映其形成之际周围的地质环境。早期锆石的化学成分表明,它们形成于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而且所处的环境存在液态水。这个时代的地质术语是冥古宙(Hadean Period ),艺术复原图曾生动地把它描绘成炼狱般的世界:到处是喷发的火山和沸腾的岩浆海洋。通过锆石晶体获得的线索表明,真实情况可能大不一样,那很可能是一个更为平静的水世界,陆地面积有限。
研究者过去认为,原始大气中充满了气态的甲烷、氢和氨,它们在某种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有机分子。这个场景同样经不起锆石化学成分研究的推敲。多种微量元素(比如铈)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锆石晶体中。 最早的锆石中铈含量很高 , 意味着当时的大气大多由火山喷出的氧化物构成 , 大气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氮气和二氧化硫。这种混合物的成分与今天的空气大致相似 , 不同在于前者缺少氧气——一直到很久以后 , 光合作用问世 , 氧气才丰富起来。 从几颗零散的锆石晶体中阅读早已消逝的原始世界是什么样子 , 这可能让这些砂粒担负了太多重任 , 但总比没有证据好。 这些证据一致描绘出一颗行星 ,** 与我们今天所知的地球惊人相似** 。 偶尔的小行星撞击可能导致部分海洋蒸发 , 但不太可能影响生活在深海中的任何细菌 ( 如果它们当时已经演化出现)。
总结 2. 维持活细胞的能量供应效率极高,是通过极大量的ATP(三磷酸腺苷)分子水解释放的自由能提供的。人体每天的ATP周转量与我们的体重相当。
第一章 2. 什么是活着
人类并不特殊。 像大肠杆菌(E. coli)这样的细菌 , 每2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 每次分裂都需要消耗500亿个ATP来供应能量 , 这些 ATP的总质量大约是大肠杆菌细胞自身质量的50、 100倍。 论合成ATP 的速度 , 它们是人类的4倍。 如果把这种能量供应效率转换成用瓦特计算的功率,数字同样惊人:人类每克组织的功耗大约为2毫瓦,65千克的成人功耗就是130瓦,功率比标准的100瓦灯泡还大一些。这看起来不算太多,但如果以单位质量比较,人类身体每克功率是太阳的一万倍(注意:这当然不是说我们的功率大过核聚变。太阳任何时候都只有极少一部分质量在进行核聚变反应 )。 与其说生命是闪烁的烛光 , 不如说生命是喷射的火箭发动机。
总结3. ATP合酶的结构是实实在在的一台“微观机器”,依靠质子流驱动曲轴,转动具有催化能力的旋转头进行。工作方式就像涡轮水力发电机。
第一章 2. 什么是活着
这个巨大的电位势,或称为质子动力,驱动着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蛋白质纳米机器:ATP合酶(ATP synthase,图10)。“动力"意味着运动,而ATP合酶确实是一台旋转马达。在ATP合酶中,质子流推动曲轴,曲轴转动具有催化能力的旋转头一正是这些机械力驱动着ATP的合成。 这台蛋白质机器的工作方式就像涡轮水力发电机 , 在膜对面积蓄的质子就像被水坝拦起来的水。** 质子从膜外回流 , 就像水流从高处泻下 ,推动涡轮转动。 这真不是诗意泛滥的修辞 , 而是精确的描述 , 是这台微观机器的本来面目 **; 即使这样形容 , 也很难表现出这台蛋白质机器内部惊人的复杂度。我们仍然不知道它的很多工作细节:质子如何与膜内的c 环结合;静电力如何让c环单向旋转;旋转的c环如何扭转曲轴,使催化头发生形变;催化头上面裂隙的开合,又是如何抓住ADP和Pi,并用机械力强制它们结合 , 生成新的 ATP, 锁定质子承载的能量 。 这是最高级别的精确纳米工程技术 , 像一件魔法装备 , 我们研究得越多 , 它越显得不可思议。 有些人认为它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 , 我不敢苟同 。 我看到的是自然选择的奇迹 。 但无论它来源于什么 , 这台机器都是造化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