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伏乃我心头白月光

  这篇评论很好写,我只需敲击键盘打出“我爱阿伏”四个大字并且复制粘贴一百遍就够了。但是为了我的阿伏,我还是要拿出一点诚意来。

  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了。优点除了服化道,情怀视角大体不错,并没有历史剧常见的装腔作势厚黑教学,也没有言情剧常见的宫心计抢男人教学。但好戏的核心是剧本,这故事讲得不好。本剧的服化道你们快去和王倦老师结婚吧,我求你们了!

  这故事讲得——要想理解内在逻辑、人物冲突完全只能靠脑补,然后哦哦哦大概编剧是想表达这个意思。比如结尾曹丕与甄宓的诀别台词,你大概可以明白甄宓是个淡泊自由真文青,因为精神核心与曹丕背道而驰导致婚姻破裂,但是当她说出什么自己怀念当年那个闪着光亮的翩翩少年曹子桓的时候……我回想两人初见那个无比油腻尴尬的场景、甄宓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可怕人设,就会觉得——啊?他哪里闪着光亮过?你又哪里爱过这样的他?

  刘平的政治主张同样诡异无比,要以仁政战胜杀伐我懂我真的懂(他们嘲笑你圣父我不会),天下并非一家一姓我也懂(这个政治理念非常先进了),那你为什么不早退位?这个故事要圆起来,麻烦你们认真拍一下冒牌天子这些年、尤其最后六年的成就——阿伏买菜听人夸老公这段完全不够!保一方百姓平安这个事山阳公就能做,你不必赖在皇位上不走。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平平每次说他要仁慈要拯救要保护一个人,那个人就死了,效力堪比“道友请留步”。最后,被他说了最多次要保护的皇后也以最悲催的方式死去了(不要跟我说假死药!这假死药就是绝情谷底的水潭,不存在的!)故事的主心骨没有立起来,一切都缺乏说服力,所有人物感觉都在不事生产拆cp,成就倾国之恋。然而感情戏——

  感情戏专注于强行卖腐(小年轻卖卖就算了连曹霸霸也要卖你们究竟是怎么想的?!),最终帝后bg线却摧枯拉朽突破天际……这使我对编剧团队太好奇了。说起来近年来这些电视剧,我能很清晰地感觉出自我同龄人的手笔:刑侦剧里有旧港剧风格,而古风感情戏显然有新派武侠改编影视的影子——无意褒贬,就是一代人的文化成长印记。所以我当时留了个短评,说是这高冷小姐姐搭配年下攻、“回来是对你放心不下”、时所不容禁忌恋、强拆cp生死恋的感情线,完全是我本命,怎么能不喜欢得要死要活。当然话也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世上动人的爱情故事大抵相同,都是虐啊虐啊给口糖、禁欲禁到天昏地暗再给你开个车,全世界都要拆cp(到后来我已经完全不理解为何曹霸霸如此神经质地仇恨阿伏要置她于死地了,明明本剧默认很多事都有变通)。更重要的是,帝后cp之所以动人,在于其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爱情状态。

  来,入了坑的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清醒一下——这是戏剧不是历史,不要为那位公元214年横死的伏氏皇后难过。末代帝后的外貌、性情和人格魅力是什么样,看一下溥仪和婉容就好了。

  但戏剧人物承载了我们对人生的理想,既然美好得不真实,就不要强求真实。举凡动人的爱情故事都基于主人公的孤独感,皇后被先帝洗脑数年,视死如归一腔孤勇,这孤独感很强烈了;而平平择善固执到天憎神怨的程度,也相当孤独了。平平说不要为子嗣纳妃而要心意相通的妻子,阿伏说她的手也曾抚琴簪花但如今为汉室执剑;两人一刚一柔,看似对冲,实则碰撞出相当一致的纯真本心。是的,这就是最动人的爱情,这才是最动人的爱情——“如对镜,如溺者逢舟”(洗脑循环b站cut的结果)。

  所以编剧放飞自我、开金手指给这么好的结局是不对的。绝情谷地底有洞天福地,我们还可以勉强说这是牡丹亭遗赠——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但本剧至少自以为在走历史权谋套路啊,是要”皎洁被玷污,玉碎如泥尘”的啊!一瓶假死药,救不了你二人哦哦哦。再不济,不要让平平导演假死大戏然后深情演绎丧妻之痛好吗?这真的是……我理解编剧要发糖要和广大cp粉广结善缘,但是如此轻虐后的团圆其实大大削弱了故事的悲剧性与厚重感。阿伏阿伏,她是四郎的纯元、林殊的祁王哥哥或者苦主们的阿姆斯特朗上校。作为纯真理想与爱情的象征,我觉得……理论上她是不能活的(阿伏冷漠脸:不好笑)。

  阿伏阿伏,你是我心头白月光。首尾呼应了,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