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binge-reading and binge-noting...

kidultcc II 🌈
kidultcc II 🌈 @Venus14551
爱的艺术 - 评论

张老师安利、最近在重读的书,以前小时候就听过书名,觉得是大鸡汤,今天一看果然略鸡汤... 不过是一锅好鸡汤,所以做个笔记。是以后可以时不时拿出来重读指导生活的书。(可惜作者没有考虑homosexual的范畴,非常遗憾)

一个总体思路大概这样:

人的孤独感是不可避免的,而孤独感又会不可避免的带来恐惧。克服孤独感是人的需要。yeah, we are all fighting a hard battle,而这一仗我觉得自己现在打得还可以。

克服孤独感的三个方式:纵欲(sex or drug),找到同一化的团体(国家、宗教,发展到现在,我觉得微博键盘侠和用物质标榜自己的购物狂们也算,当然这一种方式我个人是最diss的),创造性的劳动(非常同意,我写出个烂论文都会特别开心!)

但作者又认为这三种方式都是有问题的:劳动是自我封闭的、缺乏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纵欲只能一时,而同一化团体则是假统一。

最后作者给出的克服孤独感的答案是:爱。(非常鸡汤的回答!)我的想法是,倒不一定是爱,或者说,孤独感是无法被克服,也不一定需要完全去克服的,孤独感是活着很重要的一个经验。

但既然作者都搬出爱了,我们就来谈谈爱。本书里的爱当然是非常博大的概念,不限于男女私情;给比得更快乐;不要共生有机体的爱,要独立的爱;爱的能力比爱的对象更为重要。顺着这些原则,作者又批判了很多“假爱情”,大体上我还是比较赞同的,爱的基础之一是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性的,毁灭性的爱我们要远离,甚至根本不是爱,那只是obession.(当然我以前也犯过这种错误啦,人嘛)

还想记下来关于马克思的两段话,太优美太浪漫了。

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的发展成为所有的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时,爱情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如果——正如我上面所企图揭示的那样——爱情确实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唯一令人满意的回答的话,那么排斥爱情发展的每一个社会最终都要引起对抗人的基本要求而衰亡。我们谈爱情,不是在“说教”,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我们天地是存在于内个人本质之中的最深的要求。

总之不要拒绝爱,爱也是生命力的一个方面。我们终归是活着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