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众的平庸

昨天看了American sniper. Eastwood 中规中矩的美化战争的电影。孤立来看是很好看的一个电影,完美的复仇总是能给观众一种满足.
结尾那句话Kyle 的死看得我大惊:这个故事我看过!纽约客上有详细报道。忙翻出纽约客的原文读了。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意识到自己知道这个故事。电影把 kyle 完全洗白,删了所有有损他形象的故事,随之删掉的是他的虚荣,信口开河和暴力倾向。电影里的 kyle 和我读纪实报道中的kyle 完全是两个人。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他的死那么无理由那么讽刺,他的遗孀依然是非常高调的枪支法维护者。太匪夷所思了。
Eastwood 对这一切都避而不谈。
也许是 Lawrence in Arabia 彻底改变了我对战争的看法。这部电影因此显得太平庸了。我没法只把它当一个故事来评价导演讲故事的水平。
Kyle 父亲给他灌输的世上三种人的分法(羊-受害者,狼-施暴者,牧羊狗-保护者),其实是正确的。但是有另一种解读方式。kyle 在伊拉克以牧羊狗保护者自居。把伊拉克人分成狼或者羊(不太清楚Kyle不停的说的野蛮人属于这三种的那一种,是狼?还是潜意识里对对方的牧羊狗不认同?)。但是其实被他杀掉的从穆斯林狙击手到拿炸弹去试图炸美军的母子都是自认的牧羊狗和保护者。他们其实是 Kyle 的同类,只是立场不同而已。试想,用 kyle 的以牙还牙的逻辑,如果他被入侵者杀死,他的妻儿为他报仇去杀仇人,他一定是认可的,那他的妻儿和被他在片头杀掉的母子有何区别?
邪恶确实是存在的,人的邪恶程度是没有限制的。但是邪恶没有国籍也没有国界。电影里伊拉克的屠夫和最后杀死 Kyle 的美国退伍兵都是邪恶的代言人。 枪和战争激化了邪恶的出现率。
想要铲除这个世界的邪恶,我们需要少一点这种美化战争的片子。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