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观影札记
【7分】
日式主旋律影片。铃木汽车发迹史,以充满同情的视野写小公司。六子的应征本是一次欺诈行为,却最终以理想之名和手工作坊的温馨感完成和解。无家可归的无产者同需要劳动力、事业刚刚起步即将在风口上起飞的资本家之间的“和解”。
六子始终被叫错的名字。音读与训读。最终无奈接受下来。 或许正象征着每一个个体在东京这座大城市难免地被“数字化”的过程。/数字化时代。
非常艺术地呈现出物质变化的痕迹。每一件电器进入日常生活正是时代的完美印痕。自行车;自来水;电视机、电风扇、汽水、玩具手枪、流行音乐、可乐;叙事者以非常愉悦和书写进步的心态,送给驮冰人一首离去的挽歌。
有意写了医生死去的孩子。死于东京大轰炸。以这样的方式写了战争。战后经济腾飞的历史,微微触碰了二战的创伤。同时绝口不提战争反思。
钱成为最有用的“护身符”。
结尾的三口之家看向夕阳,许了五十年的愿。资本主义无穷上升的愿望结合着每个原子化的小家越过越好的期待。只可惜时代只给了日本三十年。八零年代。经济泡沫降临。
开篇的壁虎倒置镜头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