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

以前看 The Devil wears Prada 的电影,总觉得味道不太对,一直想读一下原版书,最近赋闲在家,终于有时间。
看了蛮有同感的,也许是因为第一份工作也是助理性质,给美籍华人的职业经理人做英文秘书,的确是有点Miranda那样的做派。
第一天上班发现原来不只一个秘书,有和书中Emily一样的高级秘书(助理),然后另有一个初级助理接电话打杂,因为我是刚毕业,级别也是初级,除了翻译文件的活,如果另一个去吃中饭或者不在都要替她接电话,为了不至于漏掉重要的电话,另外我们两人每天还要轮流加班到晚上7点,至于高级秘书自然就不用做这样的苦差,她和我们说的理由就和书中的Emily说的几乎一样,老板觉得她已经很辛苦了,可以比我们早下班。
不同的是,比如老板房子、太太、孩子的杂事,我们的高级秘书并不像Emily一样放手给初级助理,大概中国人认为人脉很重要,和老板的太太之类凑近乎总是有好处的。只有她认为不重要的,才会转给我们,比如为了老板突发奇想要给太太买串黑珍珠项链,和Andy一样,我打遍城中各大百货公司,几乎都谈好了,结果老板又突然说改变主意了。
虽然不是时尚业,但老板对职员的着装也有要求,男的要穿西装打领带,必须穿白色的,如果不是要罚款。有天开会技术部经理公然穿了件粉衬衣,他一见老板连忙叫苦说是老婆用洗衣机混洗,把白衬衣西洗成粉色了。对女性职员,倒没有特别要求和罚款的条目,也许女生天生喜欢把自己收拾的比较利索,不像男员工不要求会穿得比较邋遢。但是对眼皮底下三个秘书就要求职业装,然后除了高级秘书,我们两个小秘书吐槽一个月工资根本不够(又没有书中的免费时装福利),他才网开一面,但是必须穿裙子,而且不能是常见的带子在后面打蝴蝶结的那种(大概觉得幼稚,不职业?),鞋子必须只能穿黑色皮鞋。结果这样的打扮,上了几个月班,某经理和我聊天时问我应该工作好几年了吧?为此深以为恨。
不过比起Miranda,我们的老板还算仁慈了,至少心情好了见了我们还笑眯眯地打个招呼。而且时间长了发现他也就是嘴巴凶,有次轮到我加班,但是晚上有活动,6点就溜了,结果老板碰巧打电话到办公室,没人接,马上打我手机,说这样要扣我工资。不过我知道虽然让他给我加工资很难,但他真扣我工资也是不可能的。
The Devil wears Prada 的职场描述还是挺真实的,另外时尚感也是顶尖的,一般会写的人通常没时尚感,时尚中人又不太写。和 Lauren Weisberger 一比,购物狂系列的Kinsella简直就是故弄玄虚的外行。
另外看完后,更觉得电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比如里面那段把小助理说得一楞楞的关于流行色的台词,书里根本没有的,Andy也不是那种容易被唬住的性格。还有斗胆说句Meryl适合文艺片,真的不适合演时尚女魔头。要在屏幕上感受书里的真实环境,推荐看美剧Ugly Betty,Vanessa Williams 演的威女王才有时尚女魔头那种bitch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