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的距离

最喜欢的人物:方孟敖
然后是马汉山和王蒲忱
梁经纶从木兰开始遇害开始比较有意思,几场慷慨陈词的演讲都很有说服力。经济学家的眼界终究高人一等。所以他不会选择违背基本经济原则的共产,不会跟随天朝。对小蒋背后的国民党他也失望至极。所以只能背井离乡。
最不喜欢他对孝钰和木兰的态度。说不出哪里不对。如果说对孝钰的态度还可以用他说的选择了不能选择所以不愿意拖累她来解释,那用“又岂在朝朝暮暮”去勾引木兰就完全没有必要,非常欠抽。和这个人物的其他设定都不太合拍。
曾可达这个人物我前半部很不以为然,后半部被小蒋抛弃后反而有意思起来。
曾的迷惑其实反应了小蒋策略本身的举棋不定。梁说到底是个经济学家,他的坐标是学问和哲学,所以他不会困惑。方的坐标是率真(真性情),所以他也不困惑。可是曾可达的坐标是他对小蒋的忠诚,很盲目。一旦碰到小蒋本人也不确定的题目比如反腐和反共的优先权,他就无可救药的迷路了。因为小蒋本人貌似也没搞明白到底哪个更重要些。
马汉山和王蒲忱是两个层次非常丰富的人物,全剧把两个人写的很立体很可信,虽然复杂但是完全合理。演的也非常好。
方大少本就是个直白的人,所以演不出梁和崔那么多的弯弯绕来。他夜访方家追孝钰那几场戏简直是闪亮,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让人感到,哇塞!谁受得了这种追求啊!不要说梁,谁都不是对手!
曾可达和方孟敖在机场最后一场对手戏也很有意思。两个死士,一个选择了国民党,一个选择了xxx. 曾可达倒下因为他的理想顶不住黑暗的现实。方孟敖拽拽的走开因为他的理想依然是完美的理想,没有任何现实来玷污它。等到方也有同样的现实数据来支持他的理想,估计他比曾死的更难看。
豆瓣评论里有人指出最后毛那句“把钱带走把人心留下”太美化现实。真实情形应该是,“人心留下,钱也不能带走!”问题是GCD那时既没有制海权也没有制空权。老蒋想怎么搬就怎么搬。毛真是没法子干预这才是真相。深以为然。
简而言之真是很好看的一部剧。虽然有点拖沓,人物丰满情节曲折内涵耐人回味。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