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和摘录

①基督教教育哲学,“近代资产阶级生活的混乱,是由于人们对灵魂、道德和宗教的无知所引起的”。

②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

③cue到柏格森、克尔凯郭尔、卢梭、洛克、纽曼、赫钦斯、杜威。

④教育应培养的几种基本气质:对真理的爱、对善与正义的爱、对生存的淳朴和坦诚、对于出色完成工作的意识、合作感。

⑤“对于人及人类生活来说,没有什么事比直觉和爱更重要。虽然并非所有的爱都是正义的,也不是所有的直觉都能得到正确引导或被理性化,然而,如果在任何隐秘的角落里有直觉和爱的存在,那么,那里就会出现生活和生活的激情,并存在拥有一小块天堂的可能。”(p26)

⑥“如果青年表现出对某些事物的渴望,那么即使他对别人有一种本能的冷漠感也是正常的。”(p77)

⑦“我喜欢并尊重当代青年,并且带着一种奇异的痛苦情感关注他们。对于物质、自然事实和人类事实,他们知之甚多,然而对灵魂却几乎一无所知。一言以蔽之,虽然他们的道德准尽管明显地松懈了,但却并不比上一代人低。他们有一种刻骨铭心、富有自信的坦率。乍看之下,他们像是接近了卢梭所梦想的人性之善。因为他们的确善良、慷慨且无拘无束,他们甚至在高尚的和不道德的行为中表现出一种类似于鸟儿和鹿儿的天真无邪。但事实上,他们恰恰处于那个抽掉了所需要的道德和宗教传统建构的阶段,而人却仍然在玩赏自己的遗产。”(p94)

⑧“对美德帮助最大的是爱:道德生活的主要障碍是利己主义,道德生活的主要渴望是解放自己;爱是人的天赋,只有爱才能排除利已主义的障碍,并使这种渴望得以满足。但是爱本身又被我们的中心利己主义所包围,不管这种利己主义是使我们所钟爱的人变成我们贪婪自爱的牺牲品,还是把他们淹没在群体的无情自爱中,以便把其他所有的人都排除在我们的爱之外,我们的爱将永远处在被利已主义所纠缠和俘虏的危险之中。爱并不关心观念、抽象和可能性,爱关注的是存在着的个人。上帝是人类之爱能够振翅飞往并安顿于其内的唯一具有人格的神,以便拥抱所有其他的人、将其从利主义的自爱中解放出来。”(p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