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二本是枝裕和
虽然同样叫人悲伤,但《如父如子》并没有《步履不停》那么沉重,后者是死者与生者间的一次对望,与这份厚重相比,前者只能说是一场人世间的荒诞闹剧。
如父,如子。
书名有两种可行的理解方式,我们可以认为是对于书中出现的这些父亲和儿子的群像总称,如父(良辅、良多、雄大等人),如子(良多、庆多、琉晴等人);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强调男主人公良多的两种身份,他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位儿子。不知道日语原文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抑或是本身就是双重含义的文字游戏?有待确认。
小说的情节本身,是一出父系社会之殇。
被原生家庭摧毁的良多,虽然不愿意承认父亲对自己性格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反抗父亲过程中产生的敏感,偏执,缺乏安全感,自卑为源的病态自傲,以及矫枉过正后反噬般的更加迷信父权,这些就像是他在庆多身上苦苦索求的血脉痕迹,流淌在自己的血液中。
整个故事的外在线索,是两个抱错孩子的家庭的赎罪之旅;内在线索,便是良多的信仰崩塌之路。
妻子,庆多,斋木一家,上司,继母,宫崎护士和“板栗头”少年,他们携手杀死了良多的精神世界。两个孩子终于正式交换,一切似乎尘埃落定,迷茫的良多却陷入人生中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翻看与庆多出游的相片,良多终于意识到这个与他没有任何血缘联系的孩子与他有多么相似,自己也在父亲的阴影笼罩下不经意间成为了第二个野野宫良辅。突然良多就明白了,正如里子所引用的通俗大道理,“生儿不如养儿亲”,潜藏在血液里的那点儿看不见摸不着的羁绊,哪里抵得过分秒之间日日夜夜的陪伴。
于是,血脉构筑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这位事业失意的建筑师,在断瓦残垣中重建起一片杂木林。虽然树林里种植的麻栎并不能做建筑材料,但却能吸引来独角仙和锹形虫,树干上有知了的蝉蜕,偶然间可以发现每年都会来的茶色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