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世相真假,我爱我妈|让我从头哭到尾的东北伤痕魔幻作品《你好,李焕英》
我原本没打算过年的时候去看电影,因此在和夏去看《你好李焕英》之前,我只知道这是一部贾玲主演的亲情喜剧电影,结尾有点煽情。但是从贾玲穿越到东北80年代的化工厂开始,我觉得这部电影可能根本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尤其当看到东北人民喜气洋洋地走进胜利化工厂,伴随着我记忆里的东北伤痕文学故事,我开始不争气的啜泣。所以我这篇文章主要说说我感觉到让我哭晕的几个点。
东北伤痕文学背景的设定
虽然大连人整天说自己不是东北人,但是我一看到那个化工厂大牌子,剧里典型的东北俄罗斯式住房建筑,我立刻回忆起住在大连化工厂附近的初中时代。那时初中教室放眼望出去,就是典型的俄罗斯式的、分配给化工厂工人的破楼,身边的同学不乏家里境遇愈发不好的“大化”工人子弟。此外由于我去年看的如双雪涛的《聋哑时代》或者《摩西的平原》作品给我的影响巨大,一想到东北80年代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就在喜庆的《路灯下的小姑娘》配乐里开始哭。
东北工厂工人典型住房
平原上的摩西8.2双雪涛 / 2016 / 百花文艺出版社看到80年代的东北老乡们精神状态饱满,对未来充满展望的样子,但想到未来东北工人面临的树倒猢狲散的命运,两者的对比让我非常难过。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四个排球女将的身份,一个因为农活而不能打球,一个因为鬼剃头而不好意思打球,一个因为文学创作而不想打球,一个作为战争遗孤但是穷困潦倒想赚钱而不想打球,都让我联想到身边亲戚的故事还有亲戚们告诉我的故事。当她们像《排球女将》(我妈他们年轻时候的最爱)的少女们一样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我也为我的妈妈还有亲戚们曾经承担的责任而放弃的个人追求留下泪水。
弥留之际的觉醒
我相信大家每个人看到贾玲和她妈被车撞了之后,贾玲啥事没有抱着她妈哭,都会有短暂的匪夷所思之感,但是这种匪夷所思很快就会消失。然而之后当贾玲没能穿越回去,我猜测不少朋友可能开始和我一样,开始意识到不对劲。就如同贾玲在意识到她妈不应该会缝衣服,从迷惑到崩溃到悲伤奔跑,我也经历了从迷惑到号啕大哭的过程。伴随着贾玲仿佛在躲避死神的狂奔,镜头也转向她睡着了而她妈妈清醒着进入电视机世界的画面,而我联想到她和李焕英之前让人匪夷所思的亲昵还有关于“轮回谁当妈妈”的对话,我差不多明白了贾玲和她妈妈都在弥留之际。而这个看似穿越的故事应当是她们生命弥留之际的幻象。
弥留之际
谁拥有第一台电视机
相信仔细看到尾声的朋友,对贾玲开着车载着年迈的阿姨有说有笑,而运镜后却是形单影只的贾玲的场景多少会有迷惑。而相信看明白贾玲和阿姨都在弥留之际,而这次穿越是彼此成就的幻象的朋友,大概会和我产生一样的困惑,贾玲她开车时到底是在幻象里,还是在真的世界里。这里简单说说我的理解,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交流。
关于到底谁拥有第一台电视机这件事,电影一开始就给出了说法,王琴阿姨获得了第一台电视机。倘若我们认为电影开头是真实世界,那么片尾告诉我们的“李焕英同志生于几几年,拥有第一台电视机”这个说法说明贾玲最后停在在了她的幻象里。因为贾玲是不可能和她妈同时被撞而完好无损(这里我假设编剧的魔幻只是存在于意识流的魔幻,而不存在穿越改变现实之类的现实魔幻剧情),因此我认为最后开车贾玲的妈妈转眼就没的镜头表明,那是一个幻象,贾玲弥留之际的幻象。
目连救母
了解佛经的朋友大概都听过目连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去了吃不饱的饿鬼道,目连想要救妈妈,但是无论送去什么食物母亲都无法食用,最后请佛帮助母亲超度的小故事。
当我看到贾玲意识到这是弥留之际的幻象,跪在年轻的妈妈脚边,脸伏在妈妈腿上,哭着说:“妈妈别走”时,我突然想到了目连救母的小故事。
一是因为在贾玲和妈妈讨论轮回的时候,我就感到了这部电影的佛教色彩。而同样和妈妈有关,贾玲和佛陀弟子目连都是因为意识到无法帮助母亲而非常悲伤,这个相似之处让我不自觉地联想。二是因为我自己经常会和我妈说,我以后哪天出家了怎样怎样,我妈都会生气的说我发疯了而掩饰她心里的不好受,而我自己心里也非常不好受。但是看到这幕我突然想明白了,为啥我学佛非得出家,入世也可以作为一种出世嘛。所以感谢这部作品让我想明白一个困惑我蛮久的问题。
目连救母
总结
此外这部作品让我有感触的还有好多点。比如划船的场景让我不由得想起《摩西的平原》里魔幻的开放式结局。整个电影想起lady gaga的911的mv里的世界的设定。此外我知道真人贾玲自己的成名不易,以及她家人的牺牲。(再加上贾玲不是东北人却要拍这样东北背景的故事让我格外觉得她的故事别有深意)
lady gaga 911的mv里幻象与现实的映射
当我看完电影快哭晕的时候,我blabla地把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给夏讲了一遍。夏反问我,我怎么知道电影开头就是真实世界,而结尾是幻象,为什么不可能反过来呢?哈哈那就是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故事啦,我也就不追究了。管它世相真真假假,我都好好爱我妈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