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从序开始就冒出许多疑问,什么是钝感力,作者把钝感力讲成最重要,而在正文中要怎么凸显出“最”。
但从第一章开始看起,疑问非但没能得到解答,反而越来越觉得迷糊。作者把乐观开朗/内心想法尚不可知行动上看起来唯唯诺诺都归为钝感力,而将自负后自毁前程作为缺乏钝感力或者说敏感的例子作为对比。那钝感力到底是什么?很抽象,很虚很大。我也可以套很多东西进去的,良好的品质都可以被划入作者所指的这个好像存在好像不存在的“钝感力”的定义中。
专注,因为我不受外界干扰→钝感力(这一个在书的后面有提到)
勇敢,因为我可以压制自己的恐惧→钝感力
再往下读,开始谈钝感力的好处以及如何培养钝感力。
顺下来,文章大题结构其实很简单,钝感力的重要性→钝感力的好处→如何培养钝感力,目录小标题看几乎能猜到对应内容。
总结一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鸡汤,和《晨间日记的奇迹》一样,渲染营造光明美好,我至今都在纠结作者所谓的钝感力到底指的是什么,所以后面的内容算是走马观花了,不适合像我这样太较真的人看...
想起S老师去年来我的学校,找了间大教室对着台下几百号学生谈他读书的事儿,其他的不记得,就记得他说不太推荐读渡边淳一,虽然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因最近的某件事大跌,但这句话我还是蛮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