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在电影中漫游梦境”

coocooshaaa
coocooshaaa @coocooshaaa
幻夜奇行 - 评论

“烧脑”,可能是用来形容大卫·林奇的电影最常见的词语,大卫·林奇在国内最出名的影片可能就是《穆赫兰道》了吧。这部片子经常出现在各种烧脑电影榜单中,且位居第一;同时也与他的其他两部电影《妖夜慌踪》《内陆帝国》更是被国内影迷并称为林奇的烧脑三部曲。

感觉烧脑是因为,普通人习惯线性思维,追求因果逻辑,以前后顺序组织事件发展。而在林奇的烧脑三部曲及《双峰》系列(或者还要算上《橡皮头》)中,故事并没有非常严格的逻辑,影片往往显得非常神秘,这就让人们一直猜测影片到底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如果我们希望在这本《幻夜奇行:大卫·林奇谈电影》中看到林奇本人对这些电影的解谜,那当你读完整本书,一定会感到非常失望。在涉及到他电影中具体的解释时,他总是再三缄口,拒绝回答。甚至《橡皮头》中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婴儿是如何制作的这样的问题,他都不愿透露:“该死,我并不想……关于这个婴儿,我,嗯……”

不过林奇也可以给你一些提示,比如,关于《内陆帝国》,林奇对女主角扮演者劳拉·邓恩的要求是“尝试表现不同的人物,或者说一个人的不同侧面。”《穆赫兰道》虽然难解,但这毕竟已经是一个单一结局的长片了,本来作为电视剧项目的《穆赫兰道》其实是开放结局的。他提醒我们,如果注意片子开头的舞蹈比赛的话,应该能发现一些理解全片的元素。

从《内陆帝国》到现在,已经十几年过去了,林奇再没有拍摄过长片。《幻夜奇行》所收录的访谈也正好是从他的第一部长片《橡皮头》到《幻夜奇行》的所有长片的相关访谈。读者正好可以跟随这本访谈来观看他的长片。

说“观看”也许不是很合适。在林奇这里,更重要的是体验。林奇认为,理解和体验具有不同的深度。在拍摄《橡皮头》《妖夜慌踪》时,林奇就在故事的环境中住了很久,以追求更深入地体验故事,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灵感,林奇极为相信直觉。或许,对林奇的烧脑电影,我们不一定要追求一个逻辑的解释,而是可以在其中抓取一个大概故事,从而有自己的理解。

这也是林奇对电影的理解,电影应该激发观众的想象,影片的内涵完全由观众决定,单一主题的影片是在扼杀电影的表达潜力。

“我渴望在电影中漫游梦境”,至今为止,林奇不只制造了黑暗、神秘、恐怖、狂野的梦境,也制造过温柔的史崔克先生的梦境。他想要制作出永远神秘的电影,《内陆帝国》或许就是这部影片,目前作为他的最后一部长片,它将保持永久的神秘,“人们对抽象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想法”,这种神秘也将激发每个观众的解读。同时,它在表面的黑暗、恐怖、神秘之下,也许也有温柔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