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很朱天心,可这真的很不爱情

Oricarus
Oricarus @CrispyofMaster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 - 评论

时隔多年读下来的又一本朱天心作品,也许是我对她了解太少,总之如果当年读《击壤歌》时我会将字里行间溢出来的东西称为“灵气”,那么此时我会称之为“傲慢”。

书名是化用胡兰成描述中年人爱情的话,他本意或许是掩藏中年求爱的尴尬,想将之描述为一种恬淡的、自然的、而非轰轰烈烈的情感状态,但整本书读下来只感到荷花很冤,初夏也很冤,不知做错了什么要被用以概括朱天心笔下那种沉闷的、奄奄一息的不甘。

是的,我会用不甘来概括,整本书中最使我感到不适的篇章就是《日记》(虽然印象最深的也是这篇),无论是那少年写下的日记还是他的妻子中年回顾时一天读一页并有意无意地考察他的记忆这种行为,都是不甘而已,不甘爱而不得,不甘不被永远视作珍宝,凡此种种,真的非常东亚——爱情是什么形状味道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层层包裹之下的核心是苦的,散发出来的苦楚溢满整个家庭,年轻时是死去活来,衰老后是对镜自哀。

对这本书的感受很复杂的主要原因是,它虽然写了我很愿意在文学作品中见到的选题(中年人的情感),可是全篇都带着一种奇特的尖酸,就像嘴上说着“不是老,不是怪,只是有别于年轻时”,眼里却难掩对所有老态的无法忍受。或许是为了达成矛盾与挣扎的表现方式吧,但实在残忍之至,且充满了女性的自我审视(对男性却没有!)。这里的妻子所构想的爱情是一种延续,她埋怨少年被替换成了“老公狮”,甚至反过来将青春年华中所有被视为爱意表达的片段解读为纯粹的性本能,都只不过是因为她不愿意承认中年存在爱情,或者说她瞧不起那种温吞的爱意,觉得剩下来所有的默契与扶持只是对“无力继续”的妥协。

这的确很朱天心,可这真的很不爱情。或许我会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个中年女性期望挣脱家庭枷锁的投射,只不过这个对象物是爱情。她希望摆脱束缚,但她想象不到束缚之外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只能通过丈夫年轻时的日记这些散落四处的渺渺线索去追忆青春,追忆枷锁没有套牢的时光。就像在咖啡店里遇见的老板娘在披头士演出里挥洒的激情,她可能期望是一个“等退休的女职员”、“戴老花镜的襄理”等等普通的享受过自由与爱的角色(只不过封存在回忆里),而不是一个中年的妻子、妈妈和保姆。

顺便一提,附录的第一篇完全没有读下去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