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与小人物 - 读《Imperium》观《罗马》

感恩节刚看完 Robert Harris 的新书,以西赛罗(Cicero)为主人公写的《Imperium: A Novel of Ancient Rome》(最高权力:一部关于古罗马的小说)。讲的是罗马共和国后期的事情。围绕西塞罗的崛起而写,从远赴希腊学习演说,到回罗马当律师,然后当选议员,之后拿到罗马的执政官的位子。罗马共和国的治国信条那时非常象现在的美国。就是讲究权力分享,互相制约。极其反对绝对并且没有制约的统治者。罗马最高的权力属于两个执政官,以便两个人互相制约,并且每两年就重新选举一次。西塞罗虽然十分信仰共和国的制度,他也向往拿到最高执政官的位子,这两者使他常常处于难以取舍的地段。为了在议院里建立自己的利益集团,他目睹并参与了刚出道的恺撒(那时恺撒是新议员)一手策划的一项具有决定性法律在元老院通过的谋划。这项法律看似为了当时如日中升的大将军庞培量身定造,允许罗马执政权在危机时刻归于一个人手下。其实是当时年青但是老谋深算的恺撒在为自己的将来铺路。埋下了罗马共和国最终被罗马帝国取代的种子。

《罗马》这部连续剧就是从 Harris 这本书里的事件发生后不久的时间开始。讲恺撒的崛起和陨落。这时恺撒已经是名声显赫独霸一方的将军了。在罗马的庞贝对他心有余悸。。。

和《最高权力》相比,《罗马》关于当时的微妙政局,各路人物的钩心斗角讲的太浅,肥皂剧式的情节太多了些。所以看时很有些失望。但是和其他的电视剧相比,已经是很不错了。最地道的是整个剧目的场景,当时人物的生活细节都描绘设计的精细可信。很让人眼界大开。据说剧组搞设计的人做了很多考古研究,连当时罗马城里墙上涂鸦的颜色都研究了。力求符合史实。

高瞻远瞩的恺撒虽然巧妙耐心的布下了自己将来称帝的路,但是最终功亏一篑。连“大帝”的封号都没拿到就死去了。他栽好的树,最终由后人来乘凉。而共和国的命运却也无法挽回。虽然恺撒已去,他布下的阵剧却已成型,坚信共和国的议员们,沾了满手的鲜血,依然是无力回天,没法挡住罗马帝国的降临,罗马共和国的毁灭。好像《魔戒》里说的,人,总是无法抵制权力的诱惑。

跟恺撒和庞贝这样举重若轻的人物比起来,西塞罗好像就是个小人物了。在《最高权力》这本书里,他其实是一个智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但是在《罗马》电视剧里面,他变成个小丑样的人物,他内心的人天之争显得懦弱而可笑。是不是因为视角不同呢?

(另:中文翻成罗马帝国似乎有点不妥,因为整个这一季,恺撒始终不肯改口,一口咬定他是拥护罗马共和国的。嘿嘿,颇有挂共和头卖帝国肉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