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口若悬河——探究词曲中的人物刻画和历史细节

关于音乐剧 HAMILTON 的舞台版安利和其他相关资料以及【购票】 请移步【Hamilton 观剧指南】

2014年这一年里,此剧对百老汇音乐剧的影响、对纽约人的影响、对 A. Hamilton 其人的文化关注度影响(还有对我个人的影响。。)一言难尽。标题里这两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历史人物 Hamilton 也可以用来形容词曲作者 Lin-Manuel Miranda:他花了6、7年的心思用来创作这部剧上,一个人包揽了词、曲和剧本创作(外加主演)。在外百老汇版本上演到百老汇版本正式开幕之间,Miranda 结合观众反馈继续雕琢,与早期的workshop版本比起来,可以说是百尺竿头,更进好几步。虽然剧里的舞台元素也很重要,但一切都源于词、曲、剧本一体的完美结合,而现场带来的体验最后也回归到故事本身。歌词架构之宏大实在说不完,在此尽我所能简要解析(个人脑洞+各类网络资料+ Lin 的访谈和推特)。

  1. 唱词、语速与人物塑造

剧中这个说唱横行的世界,语速/唱词风格是人物性格、才智的直接映射。Hamilton 唱的歌九成都是说唱,rapping 语速即是大脑转速,台词量代表他口若悬河笔耕不辍的狂贫性格(但其实是因为 LMM 唱不好有调的歌所以要多说(并不。。)。相比之下 Lafayette/Jefferson*[1] 的语速与 Ham 势均力敌, Lafayette 甚至略胜一筹。LMM 自己也说过饰演者 Daveed 的说唱功底之深厚,让他能够放心大胆地写好几段语速狂飙的词。所以 Lafayette/Jefferson 跟 Ham 并肩作战/针锋相对,才能匹敌。Laurens/Phillip 与 Ham 关系最亲密,虽然狂飙台词的表演略少但是歌曲风格完全一致,表现二人内心或者血缘的联系。

第一幕里的 Hercules Mulligan 也是 Ham 的重要战友之一,历史上此人性格张扬爱炫耀,作为 Ham 的小跟班最爱宣传他们的光辉事迹,因而他的说唱也是狂野外放。到第二幕里同一个演员变身 Madison 之后,他成了 Jefferson 的跟班,表现很低调,跟 Jefferson 一唱一和,二人一起打压 Ham 时,Jefferson 说唱如子弹,Madison 哼曲儿做参谋。有趣的是 Jefferson 第二幕的开场曲风格比说唱出现的年代要早,也是用来表现他比 Hamilton 年纪大好多。

华盛顿作为 Ham 的老大哥,跟他是才能互补、政治联盟的关系。历史上的华盛顿将军是个英明沉稳、善于决策的人,出场之时气势如虹,大将风范声震四野。但他并不像Ham那样长于谋划细节,所以他rapping的段落相对少。也有一小部分快速说唱,但更多唱段是在Ham狂飙停不住的时候,来一段悠扬镇定的旋律,虽然词少但是字字珠玑,以理服人。观众喘口气,Ham 也擦把汗。

Burr这个角色与 Ham 有着奇妙的匹敌关系。历史人物 Aaron Burr 是个少年才俊,稳重内敛的人,智力水平跟Ham一个级别,但不像他那样酷爱雄辩,遗留下来文章又很少。第一幕中他兼备叙述者的功能,冷眼旁观, “How does a xxxx” 开场+衔接主旋律反复出现,而第二幕里他参与其中,主旋律衔接就没有了。他的主旋律说唱节奏张弛有度,条理清晰,是一种非常冷静的rapping,其他几首主唱歌曲台词密集但是以旋律为主,而且时不时来一个静默停顿,与 Ham 的热血连珠炮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的思路在女性角色身上也有体现。Angelica Schuyler 那首深情款款却又狂风暴雨般的 “Satisfied” 是给我感受最为震撼的一首歌。在三姐妹出场曲中“你们要的是国家革命,我想要的是思想颠覆”(You need a revolution, I need a revelation) 这段清脆的 rapping 凸显大姐的智慧形象。但那只是抛砖引玉,“Satisfied” 才是属于她的说唱盛宴。Angelica 与 Ham 互相吸引的首要原因就是彼此的才华和抱负,她的说唱语速直接体现二人如何心意相通 “match wit” (次要原因还是看脸啊)。更加震慑人的在于整首歌的结构:婚礼祝词喜气洋洋 > 倒带回顾心路历程 > 一见倾心相谈甚欢 > 看透小哥想要远走*[2] > 妹妹幸福高于自身 > 斩断情思二人联姻 > 心中惋惜强颜欢笑 > 转回婚礼柔肠寸断。一曲终了不过五分半钟,观众却历经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梦,还没回过神来 Angelica 已经黯然退场。 LMM 在 The New Yorker Festival 访谈中说,写歌的时候好像教学生写议论文一样,开头综述然后列出证据一二三末尾再来个总结,这一段里就是着意塑造 Angelica 的智慧、重情谊、识大体。别说 Ham 要动心我都爱上她了(。

Eliza 作为 Ham 的妻子歌曲风格与他、与大姐都不同。Chernow 的传记里说 Eliza 的文化水平比不上大姐 Angelica,甚至写信还会拼错词。在 Ham 与政敌的争斗中她是个被动的受害者。因而她在剧中却没有说唱,歌曲是轻快的旋律或缠绵的小调,突出她温柔贤惠的淑女特质。另一方面,剧中 Ham 不向 Eliza 吐露心事*[3],却会跟 Angelica 讨论政务。不过 Eliza 的语速慢并不表示她的性格弱于 Ham或者其他人, 她纯真、清澈的曲风在喧嚣无尽的舞台上别具一格,也是她唱完了全剧最后一段歌词。Burr 是剧中的叙述者,而 Eliza 是现实中记载历史的人。

至于英王三世 King George III 就更不用说啦,歌曲风格比说唱要早一个年代,他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独唱,完全不像其他角色那样总是有合唱和对答。这种与其他革命者“格格不入”的风格让这个只出场了9分钟的角色变得非常鲜明,两国关系的对立用戏谑的方式表达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1] 历史上的Jefferson在公开场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连见到喜欢的妹子都会傻掉不好意思开口约(哈?)。但剧中人物风格是强调他在笔力和智力上的卓越表现。

*[2] 据说 Schuyler 家的五个女儿个个都太独立自主了,以至于除了 Eliza 之外都是跟自己相爱的人私奔离家。。。不过Angelica 与 Ham 相恋没有确凿证据,这里是撒点狗血增强戏剧感。事实上 Hamilton 的婚礼真正让人伤感之处在于,他母亲去世,与兄弟父亲分别多年,亲人没能到场,华盛顿等战友基友忙于公事也无瑕出席。于是新娘那边七大姑八大姨人丁兴旺,而新郎这边却孤身一人。

*[3] 传记里说 Ham 很少跟人谈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了解他心事的除了幼年伙伴 Edward Stevens, 就剩下 John Laurens 了。然而 Laurens 一死 Ham 也永远关上了心门。Eliza 在歌中唱到 “If you could let me inside your heart…” “And if your wife could share a fraction of your time”… 侧面表现二人的小小隔阂。剧中另一个细节直接体现了这一点:在 Eliza 念信讲述 Laurens 的死讯时,Ham 低着头掩饰悲伤,后来当 Eliza 表示关切时,他却说“我还有很多事要忙”转身走开。(不过念信这一段接在 Dear Theodosia 之后,专辑里没有收录,有粉丝录音的同学可以听听看。)

  1. 引用分析

词曲构建和观众基础离不开前人作品。音乐风格方面引用了很多hip-hop歌曲和音乐剧歌曲。以下是PLAYBILL给出的官方列表(即得到版权许可的直接引用)。

  • "Going Back to Cali," written by Christopher Wallace (The Notorious B.I.G.)
  • "Juicy (It’s All Good)," written by Christopher Wallace (The Notorious B.I.G.), Jean-Claude Olivier, Sean Combs and James Mtume.
  • "Party Up (Up in Here)," written by Earl Simmons (DMX) and Kasseem Dean (Swizz Beats).
  • "Shook Ones Pt. II," written by Kejuan Waliek Muchita (Havoc) and Albert Johnson (Prodigy).
  • "Ten Crack Commandments," written by Christopher E. Martin (DJ Premier) (ASCAP) and Khary Kimani Turner (ASCAP). 【关于毒品交易的歌。。】
  • "The Message," written by Melvin Glover, Sylvia Robinson, Clifton Nathaniel Chase and Edward G. Fletcher.

以上嘻哈歌曲我了解太少,就只能详细解释下面这些【音乐剧】歌曲了:

  • "Nobody Needs to Know," (The Last Five Years) by Jason Robert Brown
    《五年之痒》“The Last Five Years” 是2001年首演的外宽街小制作音乐剧,讲述的是一对夫妇从相识相恋到分手的故事,男生正叙女生倒叙,二人歌曲穿插如对答,巧妙又动人,去年拍成电影在美国上映。“Nobody Needs to Know” 这首歌在靠近末尾出现,男方出轨时叙述心中遗憾和对妻子的歉疚。在 “Hamilton” 中这剧歌词原封不动地出现在 “Say No To This” 的末尾,即主人公与 Maria Reynolds 几夜情后被 Mr. Reynolds 勒索时所说。

  • "The Modern Major General" (The Pirates of Penzance) by W.S. Gilbert and Arthur Sullivan.
    The Pirates of Penzance” 是1880年在伦敦首演出的轻歌剧/音乐剧,曲风欢快情节欢乐,长盛不衰被多次复排。剧中有一首语速超级快的歌——女主的老爹大将军演唱的 “Modern Major-General.” 也许是致敬这段风格如同rap一般的十九世纪舞台老歌,Lin 把这句 "I am the very model of a modern Major-General" 放在华盛顿将军的出场曲 “Right Hand Man” 开头。

"You’ve Got to Be Carefully Taught" from South Pacific. Music by Richard Rodgers. Lyrics by Oscar Hammerstein II. (经典百老汇音乐剧《南太平洋》)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间接引用。

  • “Sit down, John” (1776)
    第二幕里 "The Adams Administration" 中讲到 John Adams 接任第二届美国总统后,Ham 与他笔战,剧中 Ham 唱了一句 “Sit down, John, you fat mother-f [beeeeeeeeeep (消音) ]” 并仍下来一摞文章。 “Sit down, John”是出自另一部讲述美国革命历史的音乐剧《1776》。该剧用搞笑的方式讲了当年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独立宣言的过程。主角 John Adams 是整个事件的主导,但是由于他个性强势且急躁,走来走去催促大家赞成独立,其他州的代表感到厌烦,于是合唱了一首《你给我坐下!》(“Sit down, John” 详见双语字幕电影版)虽是喜剧,《1776》中的主线情节和对主角的刻画还是比较符合史实的。

<图片2>

“Sit down, John” 这句歌词原本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歌词),跟 rap battle 风格很像,后来被缩减只剩下最后一句。事实上 John Adams 也是 Hamilton 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对手。作为独立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Adams 自诩德高望重,一直不喜欢 Hamtilon 这个“后生小子”。政见不同加之都是傲娇性格,虽然同为联邦党人,他俩却难以和谐相处,但 Adams 与 Jefferson 极为交好。Adams 成为总统之后与 Hamilton 矛盾更深,他甚至解散了 Hamilton 筹划很久的军队,并且在报纸上撰文攻击 Hamilton 的出身。Hamilton 一怒之下发表了一篇长长的文集(这篇文集就是剧中被 Ham 扔下来的那厚厚一摞)详述 Adams 的种种不是,这恰逢在1800年的大选之前,而 Hamilton 绝不希望 Adams 连任,于是这件事被 Adams 认定是导致他落选的直接原因。

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对 Hamilton 的政治生涯影响极大。也许是因为华盛顿去世,没人能够指点 Hamilton 的文字子弹,Hamilton 与 Adams 的这次争端致使 Hamilton 的联邦党内部分崩离析,他自己的势力也变弱。正因联邦党再无强劲竞选者,新任总统必然从对手民主党中选出,而民主党的两个人选就是 Jefferson 和 Burr. Hamilton 也陷入两难局面。由此可见 Adams 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回到剧中,即使剧情已经接近饱和,Lin 也硬是要提到 Adams. 其实在 第二幕开始的 “Take a break” 中 Ham 就调侃说 Adams 压根没有正事可做,是为二人矛盾的小小铺垫。(更多细节可以参考HBO迷你剧 John Adams.)

  • 还有一句歌词曲调来自《悲惨世界》,小伙伴来猜一猜是哪句(。
  1. 音乐主题与历史

关于歌词细节和历史故事的完整分析,Genius.com (一个专注分析 rap 歌词的 crowdsoursing 网站)上有个 HAMILTON 的主页,集中粉丝智商力求把每一句里的历史引用都找出来,并且分析全剧词曲前后呼应的结构,还结合各种采访资料展现主创 Lin-Manuel Miranda 写作时的思路。说白了就是逆向 research…

此专题得到了 LMM 的高度认可。。。research project 代表将于周五(10.16)与 LMM 会面,详谈其中创作细节O.o 【更新:10月16日粉丝见面会之后 Lin 大手在网站上加了亲笔批注

<图片1>


2017-7-4 更新

《汉密尔顿》伴奏带 (The Hamilton Instrumentals) 专辑也发行了。在这部专辑的乐评里我详细分析了一下乐曲 motif 与人物性格、故事情感的紧密联系。欢迎探讨。

(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