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尽管这剧的卡司我很爱(利益相关:高桥一生粉),但并不想五星预定,因为不想做毒奶……万一坂元像去年冬月九那样后半段放飞自我了怎么办……
四重奏看到第四集,并没有任何截图“金句”的欲望,本剧的妙点并不在于直接的嘴炮(相反部分太不口语的金句和前面的台词不太搭让我有些别扭……不过这也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更让人着迷的是人物塑造,氛围,伏笔,镜头语言等等。名台词没有记住多少,但是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名场景,比如别府和九条在冬天清晨的阳台上吃的拉面,小雀深夜钻进别府的被窝里隔着一个矿泉水瓶的距离欲言又止,家森面向载着儿子的计程车挥手告别渐渐转为无言哭泣,都是想想就让我揪心的场面。
一到四集,即官方所说的第一幕,是四篇人物小传,介绍四人的身世,还点出了四人心中各有缺憾,就像甜甜圈上的洞——这个洞让剧中角色告别了刻板人物形象,四个人都是复杂而立体的,不是空中楼阁。搞笑的日常剧情中每个人物的每句话和表情都是有凭据的,并可以从后面交代的身世中得到印证,比如雀一直保持的咯咯笑声,后来我们才发现这是一种伪装,又比如家森有各种奇怪的自我坚持可能就是他看重自我胜过婚姻家庭的旁证。优秀的人物塑造就是让角色通过ta经历的事情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让观众一眼就看出来“是编剧想让ta成为这样的人”。
看完了这四集后再去看苹果写的ed歌词,才理解了她为什么写这四人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大人(个人认为歌词非常凝练,足以概括整部剧的精髓,和后面的剧情对照来看一定更有意思)。其实现实中大部分成年人不都是这样吗,拥有一些说不清是对是错的经历与观念,也失去过重要的东西,虽然表面按着既定的社会规则行事,其实也怀着自己的心事、秘密度过一个个日常,就像阳光下的树阴影;既往碌碌无为,又不愿意缓缓走向下坡路,徘徊于人生的坡道上踯躅不前。正是这些让我们成为了现在的我们,所以接下来,我们该往何处去?
可能是杞人忧天吧,我时不时的痛心于如今的日本电视剧和动画都愈发趋向于简单轻松套路化,漫改实在是太泛滥了点,一部剧从开头到结尾观众的评价就只有“我老公好苏”“我老婆超绝可爱”之类看的我十分疲劳。观众也希望忙碌一天后能观看点轻松愉快的东西,所以目前四重奏收视扑街也是情有可原。但越是脸谱化的角色也越速朽不是么,除了“可爱”“苏”“渣”“腹黑”之类的“属性”以外,全剧终之后还能给观众留下什么讨论呢。我更喜欢延迟满足的剧胜过舔屏剧多一些,期待接下来六集坂元能带领人们进入人性的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