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但不感动

没想到我竟然是第一个给这个版本打分的读者。那就多说两句好了。

我发现,完整地去读一本名著,常常会产生跟名著导读里别人的评论非常不同的感觉。

就拿这本书来说,在看之前,他们两人的关系留给我的印象是“伟大的、炽热的、坚贞不渝的爱情“这样子的。但,实际上读完之后,反而觉得他们两人的故事就是个十几岁青少年的恋爱drama,正如梁实秋所言,该剧虽然火炽,但缺乏深度。我甚至都没办法被他们的爱情打动。

首先,一开场的时候,罗密欧因为爱上了一个不爱他的女子罗瑟琳而失恋,哭哭啼啼,他的好友们安慰他,说:“你可以放纵你的眼睛,让它们多看几个世间的女子”,意思大概相当于现代人安慰失恋的朋友说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这时,我们的罗密欧非常坚定,回答道:“那不过使我觉得她(罗瑟琳)的美艳无双罢了”。

为了让罗密欧见识到更多美女,朋友决定带他去参加朱丽叶家的宴会,在去宴会之前,小罗同学还信誓旦旦地说:“我倒要去这一次;不是去看你说说的美人,只要看看我自己的爱人怎样大放光彩,我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在宴会上,小罗一眼看到小朱之后就立刻抛弃了罗瑟琳,道:“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的佳人!”

啊???

Excuse me???

然后,就在那晚的宴会上,小罗就向小朱求爱了!!还要得了两次亲亲的机会哦!!要亲亲的对话也非常巧妙:

罗密欧 (向朱丽叶):

要是我这俗手上的尘污,亵渎了你的神圣的庙宇,

这两片嘴唇,含羞的信徒,愿意用一吻乞求你宥恕。

朱丽叶 :

信徒,莫把你的手儿侮辱,这样才是最虔诚的礼敬;

神明的手本许信徒接触,掌心的密合远胜如亲吻。

罗密欧 :

生下了嘴唇有什么用处?

朱丽叶:

信徒的嘴唇要祷告神明。

罗密欧:

那么我要祷求你的允许,让手的工作交给了嘴唇。

朱丽叶:

你的祷告己蒙神明允准。

罗密欧:

神明,请容我把殊恩受领。(吻朱丽叶)这一吻涤清了我的罪孽。

朱丽叶:

你的罪却沾上我的唇间。

罗密欧:

啊,我的唇间有罪?感谢你精心的指摘!让我收回吧。(吻朱丽叶)

喂喂,变心也太快了吧!!好歹有个过渡阶段吧?

后文中也有官方吐槽,是劳伦斯神父知道小罗的新恋情后说的:“多么快的变化!难道你所深爱着的罗瑟琳,就这样一下子被你抛弃了吗?这样看来,年轻人的爱情,都是见异思迁,不是发于真心的。”

尽管如此,神父还是帮助他们两人秘密结婚。

接下来,剧情进展更加飞速。两人在相识后的第二天就在神父的帮助下结婚,结婚当天,罗密欧就和朱丽叶的表哥发生矛盾,并杀死了他,很快就被逐出了城。朱丽叶一方,也因为父亲催婚,三天之内就要嫁给另一位伯爵。罗密欧得知朱丽叶死讯后,也是立刻就决定服毒自杀,即使他在看到朱丽叶的尸体时也注意到这尸体看起来仍然鲜活。如果他那时先冷静思考一下,再等到神父到达和他沟通之后,也许就不会发生接下来的悲剧了。

所以,不得不说,这出悲剧的根源不仅仅在于两家的世仇,更在于他们的性格。考虑到他们当时都只有十几岁,也就可以理解。也许这种感情值得歌颂,但这种行为真的不值得鼓励。殉情也不能证明这段感情有多么伟大,因为死亡太容易了,过于简单粗暴地结束了一段感情,那感情根本没有变坏的机会,当然会显得美好。这种美好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我反而觉得,能经受得住时间的折磨的感情才更伟大。

一个疑问,会不会莎翁写这出戏剧的时候,并没有往赞美伟大爱情上来写?

书里还是有很多写得很优美的地方。比如:

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啊,无中生有的一切!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远觉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我感觉到的爱情正是这么一种东西,可是我并不喜爱这一种爱情。 (罗密欧)

你爱我吗?我知道你一定会说“是的”;我也一定会相信你的话;可是也许你起的誓只是一个谎,人家说,对于恋人们的寒盟背信,上帝是一笑置之的。 (朱丽叶)

这种狂暴的快乐将会产生狂暴的结局,正像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觉麻木;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太快和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 (神父)

我必须在每一小时内的每一天听到你的消息,因为一分钟就等于许多天。啊!照料这样计算起来,等我再看见我的罗密欧的时候,我不知道已经老到怎样了。(朱丽叶)

这个中国宇航出版社的版本也做得不错。封面粉粉的,充满了少女心。中英文分成两本薄薄的小册子,中文版用的是经典的朱生豪的译本,英文版也带有注释,虽然即使有注释,我也不一定去看,但有总比没有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