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还行的片

我算是看这片挺早的一批人了。圣诞节前一天,影院里坐了小半场人,还有一对大爷大妈坐在前排,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还记得当时看完的第一反应就是向yy吐槽:这也太咖啡公社了吧。同是LA,同是两个追梦的小年轻单纯炽烈的爱情,同是女主嫁给了代表着世俗的成功大叔,连片尾的煽情蒙太奇都是相似的。
所以你们为什么这么捧这部却在咖啡公社哀叹伍迪不再?
对咖啡公社,我也谈不上特别钟爱,所以对la la land也感觉就还行吧。等到半个月后,我一刷wb和朋友圈,嗯?为什么大家都在夸它了?
我这人比较拧巴。我觉得一般的片子被人吹了,在我眼里就会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所以这部片子,盛赞的点在哪里呢?
音乐?场景?气氛?演员与表演?情怀?
是,也都不是。
特别是在我看来,这些是属于加分项,给“剧情”这个基础分锦上添花的。
而就这个基础分吧,及格不能再多。
翻回我新年假结束回来之后标记的短评,“剧情槽点略多”。很多时候槽点是很难讲出来的,但看的时候就会觉得浑身难受。
比如整部片子我最难受的一个点:女主“失败”的play莫名被选角导演看到并且有一个天大的好offer,一个“量身定做”的角色,一个“和演员一起成长”的角色。
……喂!你这个太狗血了吧!这个剧情推进的太生硬了吧!!
女主对男主追求梦想先后的态度也是很一言难尽:先是让男主跟同学去搞乐队挣钱——一个现实的女孩儿。很真实,并不讨厌;然后莫名跟男主吵起来:你忘了你jazz bar的梦想了!你变了!——诶?又变成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了?;拿到offer去了巴黎之后,剧情就跳到了不知多少年后,女主嫁作大佬妇,回来看到男主,也不过怔了一下,就逃走了——这,成名后的女主也是很难懂啊。
相对应的,男主的态度跟女主完全对着来,女主理想他就现实,女主现实他就理想,两人跟正余弦曲线一样,难怪走不到最后。
我觉得电影最大一个败笔就在于女主接了offer之后就直接跳到“n年后”了。虽然是可以保持悬念不错,但考虑到之前他们两个其实还算是甜甜蜜蜜的,而且正如很多人所说,男主完全可以跟去巴黎开bar啊。电影完全跳过了这其中两人可能有的心理挣扎,直接跳到错过的结局。这样就导致在蒙太奇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感到伤心和遗憾的美感,反而还在纠结“其实他们爱得不是那么深吧”,导致这应该最美的一段反而看起来假惺惺了。
所以整个剧情看起来怎样呢?中规中矩,或者在我,一个最挑剔剧情的拧巴患者的眼中,非常无趣狗血且造作。这是一部用意象堆砌起来的片子:LA,梦想成为女明星的咖啡店打工小妹,怀才不遇的音乐浪子,巴黎,成为人生赢家后来看望老情人缅怀一下青春。所以我一再认为这部片子在立意和剧情方面是毫无新意的,当然前面提到的那些加分项拯救了这部片子,但在文艺片之中还有更多氛围安静动人的电影,苏力表现力十足的演员也不少,所以la la land真没那么空前绝后。
啊感觉说了一篇坏话,但其实主要是被这两天票圈跟风患者给闹心的。文艺少女发一个无比感动的影评也就算了,装逼男还得凑个热闹。室友上个礼拜跟一帮交换生打了uber去看一场 la la land发了四条ins回来晚上还天天在客厅放city of stars。
……爸爸一个人打uber来回多少次享受一个人的电影院多少次爸爸有吐槽过吗!!请不要看了一部电影就觉得自己看了全世界最棒的电影好吗!!比如那天一起看的TF夜行动物我个人喜欢多了口亨。
就这样吧。求室友放我睡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