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写不下,做个记录
- 一波三折,终于看完了,或许是有期待,或许是波折太多,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启发」。
- 看之前没敢看影评,零星听了几句概括,说是关于「死亡」的故事,颇为期待。观影后发现,竟然是借用死亡外衣,探讨「生活」意义。确实有一种期待落空,整体电影立意一下被削弱的感觉(当然,生与死是共生话题,而且,讲述死亡很难,更别说面对全年龄层的动画)
- 回到讲故事,每一次剧情转折点,都能简单猜到下一个剧情,整体看来,不新奇,也不惊艳,有一种流水线作品的感觉(或许是得益于这两年的大量创作,对此更敏感了)。
- 联想到文学与电影行业对比发展的话题,突然感慨颇深。艺术形式方面,文学的历史很长,单看中国,《诗经》就有3000年历史,所以,文学对形式的探究已经很深,不仅仅是讲故事,可以有诗歌,有散文,有意识流作品。相对的,电影的历史很短,绝大部分电影仍停留在讲故事阶段,虽然有很多文艺电影在尝试艺术化的表达,或者卡梅隆、李安、诺兰等在探索电影的技术和形式,但电影艺术形式来看,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讲故事方面,文学的创作成本很低,只要一个人加上笔和本,电影的创作成本却很高,要团队,要设备,要各种复杂的工作。所以只看讲故事,电影要讲出好故事,也挺难的。(但是电影的优点更明显,满足我这种视觉动物hh)(联想到唐诺说不看电影,因为电影传递的信息太少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