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海点灯,愿有回响

几乎每个人认识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都是从《小王子》开始,那张吞食了猎物以致看起来像顶浅顶软呢帽的蛇的图画;骄傲而又深爱小王子的玫瑰花;渴望被驯服的带有哲学气息的狐狸……都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并且也触发我们心底的几近于忘记的一些记忆。

然而本期推荐的却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另一部小说《人的大地》(也译作《风沙星辰》)。

我倾向于将《小王子》作为人的回归与反省,回归单纯和童真,反省无意中造成的创伤和因为太年轻而错过的爱。这样一来《人的大地》则大可以看作人的探索与追寻,人类最初的野心与梦想的实现,以及对自身孤独渺小的慨叹。

《人的大地》创作于圣埃克苏佩里纽约养伤期间,那还是在1939年的春天,他本打算做一次从纽约到阿根廷彭斯雷纳斯的长途飞行,却因装载的碳氢燃料过重在危地马拉城的跑道尽头坠毁,八处骨折,左臂感染,却极力否决医生截肢的提议。

非凡的困厄往往催生非凡的思考,《人的大地》和十五十六世纪任何一部人文主义巨著放在一起都不会逊色。

小说中的主人公同作者本人一样是一名飞行员,并没有太强的情节性,私以为作者通过对风沙星辰的壮丽景象,对茫茫夜海中星星点点的火光背后的猜测,在四千英尺的高空孤独思索的描写实质上是探讨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

首先是人与世界。

“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来自大地,更多来自于全部书本,因为大地桀骜不驯,人在跟障碍较量时,才发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为了克服障碍,人需要一个工具,一个木刨,或是一把铁犁。农民在劳动中,逐渐窥探到自然界的一些奥秘,他挖掘到的真理是无处不在的。”

世界的边界可以不断延展,可以是整个地球,可以是整个太阳系银河系,也可以是整个宇宙。相较之下,说人是一粒芥子,一颗尘土都显得夸大了,然而人却可以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是被关在匣子里思维也可以在宇宙中无限制地穿梭游荡。

人之于世界向来扮演着开拓者探索者的角色,人的体格微小,人的生命短暂,一点点毒液就可以置他于死地,一小块碎石就可以让他头破血流,然而他面对世界的时候却丝毫不感到胆怯与自卑,他知道自己不过人类漫长生命链上的小小一环,知识会慢慢累积,应许之地会一寸一毫地拓宽,父辈的梦想会代代相承,光辉的故事会永不褪色。从明朝的万户凳绑火箭渴望拥抱蓝天到莱特兄弟真的将人类的疆域拓宽到天空,也不过只是五个世纪罢了。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不过须臾一瞬。

并且人在向外探索世界的过程也是向内发现自身的过程,不断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和无限。因而有了技术,有了科学,有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奇迹,有了使人扼腕长叹的悲剧英雄,也因而彰显了人所存在的价值。

“只有在那时候,我们从高处俯视而下,才发现了山、沙和盐碱组成的底座,这才是地球的根基,生命在这里,好比瓦砾堆上的青苔,稀稀落落地在夹缝中滋生。”

其次是关于人与人。

书里有一段话是我极为喜欢的:

“在茫茫夜海上,每颗火光都显示了一个心灵的奇迹。在这户人家,有人在阅读,有人在思索,有人在娓娓谈心。在另一户人家,可能有人在探索宇宙,有人殚精竭虑在计算仙女座的星云。那里,有人在恋爱。原野上绵延不断的闪烁着这些暗淡欲灭的火光。还有最隐秘的,那是诗人的火光,教师的火光,木工师傅的火光。但是,介于这些有生命的火光之间,又有多少扇关闭的窗户,多少盏熄灭的灯火,多少个沉睡的人……”

多么阔大的孤独啊,因为这种孤独并不是个人的,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多少都像夜航西飞,你看得见大地上的灯火,却猜不透灯火后的故事。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完全理解并不存在,关系再近的人都会有需要止步的灰色区域,总有一些秘密要一直带到坟墓,总有一些观念是跨不过去的深沟高墙,每个心灵都掩藏着无与伦比的孤寂,夜海的飞行者们,可以说是孤独到骨子里了。

但飞行员们却从未陷入彻底的失落,就像我们从未抱着孤独和噩运的苦酒痛饮,尽管憧憧灯影背后的心事与纠结并不一定和云层中的相同,但却也像是一种慰藉,一种宽解,虽然将要抵达的远方并不相同,但起码可以彼此照亮一段路程。就像朱利奥·科尔萨尔的诗中所说“我有一个兄弟,我们从未谋面,不过没关系……我的兄弟在为我引路,在漆黑的夜里,他选择了那颗最亮的星。”所以主角飞行员看到这人的大地上的一切时,应当是感动多于孤寂的。

最后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老公务员——在座的我的同志——从来没有人来搭救过你,你也对此无能为力,像白蚁所做的一样,你封死了所有透进光明的缝隙,才创造了内心的和平。布尔乔亚的安分守己刻板的工作,外省生活中令人窒息的繁文缛节,你都不以为意。你筑起一道谦卑的高墙挡风挡雨又挡星星,你不愿为重大的问题忧虑焦急,你一片苦心,是为了忘却你作为人的地位。你已经不是一颗行星上的居民,你也不徒然提出得不到解答的问题,你是图卢兹一个小布尔乔亚。在还不太晚的时候没有人来唤你回头。现在你的躯壳粘土一样又干又硬,已没有什么可以把那位沉睡的音乐家,或是原来你天禀中的那位诗人或天文学家唤醒了。”

人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矛盾最可笑的生物了,他让卓越与平庸潜伏于同一母体,他渴望星空却又甘于深陷泥沼,识人难,识己未必就易。仰望星空的的人未必是少数,但敢于踏进机舱,收起起落架,真正直冲云霄的却是少数。因为人们将保守当作安全,将泯然众人当作合群合理,将圆滑世故当作智慧成熟,从初生的一刻就迫不及待的径直走向坟墓,每个人生来都是音乐家、诗人或是天文学家,但人们却往往和世界联手谋杀了谋杀了他们。

圣埃克苏佩里最后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消失在天际,许多人认为他同小王子一样回到他们的星球,然而近年海底飞机残骸的发现却撕掉了童话的最后一层面纱——圣埃克苏佩里的飞机是被击落的。

作者的结局并不像《小王子》,却像《人的大地》,人类最终挣脱了大地的束缚,去亲吻上帝的面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