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传说,原来其实是一个亚瑟宇宙
我对亚瑟王最早的印象就来自 Fate Stay/Night,但这个 IP 对大概在假设观众事先知道亚瑟传说,只着墨于 Saber 对她过去的遗憾。所以我还是不怎么熟悉亚瑟王传说,再后来则在 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 又再次看到 Merlin 和 The round table kinights,以及在读这书时突然想到原来七大罪和默示录四骑士原来也和亚瑟王传说紧密相关。
亚瑟传说其实多多少少算是不列颠历史的缩影。一千五百年前,即公元五世纪初,当时不列颠是罗马帝国的边省,当地的 Celtics(凯尔特人)和罗马人已经混血共存很久了,但随着国力衰退,罗马人离开了不列颠,留下薄弱的 Celtics-Roman,很快遭到来自北欧的 Anglos,Saxons,Jutes 入侵,不断被侵占土地,有文化的某 Wales 诗人为了鼓舞不列颠土著的士气,传诵了当地一位有名气的 Celtics-Roman 抵抗军领袖 Ambrosius Aurelianus,也就是后来的亚瑟王,他在 the Battle of Mount Badon 大败 Anglo-Saxons 的入侵,带来了五十年的和平。所以亚瑟王,一开始只是一个连性别都不明的地方抵抗军领袖。时代过于久远,历史家对他所知甚少。于是亚瑟王在不列颠人心中,大概相当于炎黄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
上次读《中国极简史》,作者提到过有一个有趣的理论,即对于大禹这种远古神话人物,后者可能是后人不断射箭积累起来的,即因为当时文明所限,后人有意无意地把历史上多个真实存在但却不为人知的人物,全部都叠加到同一个神话人物身上,哪怕彼此矛盾。亚瑟王也是如此,穿插了不列颠的一千五百年,从最开始的一个地方抵抗军领袖,不断被后人传诵或改编,以致一千五百年后被倭国人的后代娘化了,莫名当了劳模(
至于种种改编书中列举了很多,横穿了六百世纪到十五世纪,较为知名的有:
- 初代改编者 Gildas 的 De Excidio et Conquestu Britanniae(On the Ruin and Conquest of Britian),这书也是第一个提到冰与火之歌・绝境长城的原型即 Hadrian's Wall 的文本。
- 后来的改编,加入了神话色彩,即亚瑟大战过巨人,龙,女巫等神魔鬼怪之辈。后来更是从地方军领袖摇身一变成不列颠王。
- 十二世纪 Geoffrey of Monmouth 的 Historia Regum BVritanniae(History of the Kings of Britain),加了很多角色,比如 Merlin,亚瑟之父 Uther Pendragon,亚瑟之母 Igerna,以及反派 Mordred。这时亚瑟王传说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不列颠皇家甚至开始以亚瑟为正统,比如爱德华一世竟有模有样也搞起圆桌骑士来。
- 十五世纪 Thomas Malory 的 Le Morte d'Arthur,这书已经是纯粹的商业成功作品,充分完善了亚瑟王传说,这书的大致摘要如下:
亚瑟王出生后,参加寻找新一代不列颠王的任务,即能拔出石中剑的人,亚瑟王偶然拔出后就成了王,和 Guinevere 结婚,成立圆桌,选拔能完成史诗任务(像是寻找圣杯啦,屠龙啦,话说 FGO 圣杯原来也源自亚瑟王传说)的骑士,一次战斗里石中剑断裂,又获得了湖中仙女的赠剑,即大名鼎鼎的 Excalibur,(来跟我一起捧读:EX~咖哩棒!)但后来圆桌骑士 Lancelot 和 Guinevere 通奸,再加上 Mordred 的作梗,圆桌骑士分裂成两大派,亚瑟王击杀了 Mordred 并深受重伤,被仙女带走,消失在远方中。
尽管亚瑟王传说很火,不过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开始不断受到历史学家的质疑,甚至连亚瑟王的 Celtics-Roman 身份也被否定。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维多利亚人又开始怀念亚瑟王传说那种「田园时代」起来。到了二十世纪有了进一步的电影改编,美国人贡献颇多。最后,二十一世纪,也就是现在!成了日本人喜欢改编的 IP。知名作品包括 FGO,七大罪,默示录四骑士;噬魂师和炎炎消防队也有亚瑟王传说的梗;艾尔登法环里面也出现了圆桌,虽然可能只是巧合。
总的来说这书介绍了亚瑟宇宙。Thomas Malory 的 Le Morte d'Arthur 毕竟是十五世纪的文学了,看到微信读书上普遍评价不太好看。于是重新找了一些现代改编准备试试读:
- 永恒之王。再度改编自 Thomas Malory 的 Le Morte d'Arthur。
- 玻璃岛。冯象所著,这作者是英美文学专家,写过的作品看起来有意思,成功吸引起了我的注意。
- "Seisou" Batsubyou,十八禁同人本,禁断地演绎了 Arthur 和 Modred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