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隐喻和其他
- 巧克力
巧克力在剧中是爱的象征。 在莞岛的小李江,有妈妈,有叔叔,还有好吃的巧克力,有满满的爱。 到了首尔,妈妈去买巧克力再也没回来,他从此拒绝吃巧克力,失去了母爱,为了复仇,他也决定不去爱。 文次英没有吃到李江做的巧克力沙沙,在被妈妈抛弃后,吃到了李江妈妈本来买给儿子的巧克力,这份爱,给了她继续生活的勇气。她从此爱上巧克力,也决定要热爱生活。 和文次英在一起后,李江终于又开始吃巧克力,他的生活中,又有了容纳爱意的空间。
- 李江受伤的手
李江车祸后,发抖的手无法再做手术,于是被放逐到临终关怀院。拒绝吃巧克力,也象征着他封闭了感情,专心于与李俊争斗。但他其实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勾心斗角,发抖的手,就像是他无法抵制的内心呐喊:“我不要这样活!”来到临终关怀院,看到一身病痛的人仍然努力生活,是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李江,他又慢慢找回从前的自我,也有了和文次英相爱的可能。之前冷漠的李江,不可能和次英在一起。
- 次英失去嗅觉与味觉
临终关怀院的病人自不必说,剧中的几个主角,李江、文次英、权民成、民成的爸爸、 尹惠美等等生活中都遭遇了不同的悲剧和伤痛。再坚强的人,遇到那么多磨难身上也会留下印记。被妈妈抛弃和地震的阴影让她每年那天都要去一次医院。作为感情充沛的人,关怀院的病人一个个去世,她也会感觉很悲伤吧。头部受到撞击后失去嗅觉与味觉,也像是经历过的种种伤痛的隐喻。
但是她还记得巧克力的味道,她还记得爱,决定去爱。
最后,李江看到了次英给他做的巧克力蛋糕,而他也送给次英一盒巧克力,爱人与被爱,真美好呀。
(个人认为次英最后恢复了嗅觉和味道)
- 78%的黑巧克力
看到巧克力,第一反应可能还是甜吧,但年纪越来越大,我也早就从甜甜的巧克力,改吃比较苦的黑巧了。而这部剧,完全是苦中微微发甜。仿佛在说,生活和爱,都不是牛奶巧克力,是78%的黑巧克力。李江和文次英,遭遇过人生悲剧,懂得生活的苦涩,也还是想要爱,去爱人,他们能够相爱,真好呀。
哎,我也没想到我会被这部剧感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