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在所难免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也是今年影院电影整体观感最好的一部。讲电影的电影有不少,最出名的《八部半》,还有今年修复的奥逊威尔斯遗作《风的另一边》,这部跟之前不太一样的是,它把视角落在一行五人甚至加上春苔来说六人身上。如此一来电影包含的内容就显得非常丰富,包含人的追求、向往、情欲等等诸多情绪情感。
当然,这也是电影的缺点,东西太多以至于电影内容驳杂显得无章法。
此外,关于镜头运用,每换一视角,采用的都是后背跟摄的方法,颇有纪录片式粗糙质感。
影片以一行人寻找《黑暗传》的原始唱法为主线,后来历经几次失败终于找到了,几人的情绪却依旧无落点。最后导演给了远望城市霓虹的远景,似乎是主角的自我救赎,却未必是真正的情感落点,关于他和队里摄影和制片两个女人的情感纠葛,和妻子的婚姻,自己的剧本写作,影片的投资种种诸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回到城市远远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也就是影片的开篇,倒叙结构,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除此之外,杀猪的段落以及老罗和山上独居人对于积极乐观幸福的事的探讨也很有趣,“红胖红胖”的就一定幸福么?衣着光鲜也不幸福?如果不幸福那什么才算是幸福?
我最喜欢的片段是,老罗离队小解之后去废旧小楼群找采风队。这个段落把前面所有对这个人物的铺垫引向了一个有趣的小高潮。老罗对于野人的描述,对于幸福的定义以及对于家庭(主要是自己女儿)的叙述,都落在了他坐在石头上,倚靠着睡着了,那一刻,他是前所未有的孤独的。
采风队在废屋里观察或者寻找,他们或许看到了人类文明在这片原始之地的消失的历史,又或许看到了生命、死亡或者其他。
孤独如此如影随形,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疏离似乎已经无药可解,人们以为回归原始,没有网络通讯,进入山林就能增进彼此了解,但孤独已经刻入骨髓,就像小演员白金铂躺在石头上入睡,明明晴日,却下了一场大雨。我们可能彼此认识,知道对方某一方面的真实,却永远不可能了解对方,也从未深入探讨过自己,冥王星时刻是自我反思,也是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