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怎么起标题(updating)

update:2022-05-04 上传的时候忽然发现这篇书评和书本身都悄无声息被豆瓣删除了 然而在搜索网址的时候 豆瓣并没有给出已删除或条目不存在 而是说此应用出错了 就。。。可能以后真的不会在豆瓣上写东西了吧 而且Google能搜出标题 然而也找不到缓存 那一瞬间 真的有些惶恐 虽然我的文字也没啥价值 然而就这么默默消失的话 心里还是非常失落和难过

    本来想写,为什么我总是能轻易在中国学者的书里挑出很多问题。后来觉得我的书看的也不够多,似乎没资格这么说。而且这样说也实在太不严谨了。说到这本书,虽然只看到三分之一左右,感受到的收获似乎只有资料翔实这一点。看得出作者写作前查过很多一手资料,有很多数据佐证,得出的结论很符合逻辑,也很有说服力。不过还是有很多想要吐槽的地方。<br><br>首先是第一章理论部分,在看到中国学者写的社会科学类图书的时候,理论部分往往使我感到很烦躁。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认为是自己静不下心来,没有慧根。但出国之后,读同样艰涩,理论冗长的英文书的时候,却没有同样的心情。今天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忽然想到,因为在中国,理论部分大多数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辅以其他学者的理论。而我所一直烦躁的就正是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很重要,几乎是研究所有近现代社会科学类话题时所无法避免的一部分,但并不意味这马克思主义能够解释一切,也并不意味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理论。当然,处于社会大环境下,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br><br>还有,截至到三分之一为止,这本书都更像是一篇本科生毕业论文,只是在说明是什么,非常少的,只有一带而过的讲了一点点为什么,给我的感觉就是只有本科生的思维水准。如果在接下来的篇幅看到分析解释,会改掉这一段的。<br><br>--------------------------------<br>这是读完全文的分割线。<br><br>全书用了很大篇幅来写农民,很多地方都分析的非常好,也很客观。尤其是在农村纷争,不知道这个词是否过于轻描淡写,上,写了很多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事情。看到作者出书的过程一波三折,我相信是有道理的。如果我要写关于中国农村的论文,肯定会把这本书列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br><br>但本书的缺陷也是很致命的。如果这只是本科普书籍,或者说是那种类似年度调查报告完全没有问题。数据够多,够准确,语言够朴实,没有过多理论。但作为一本还比较严肃的学术书籍,几乎没有自己的观点确实很致命的。就像前面所说的,就像是一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足够多的数据,简单的分析,很多地方对于数据的分析让我想到了考雅思的时候写过的小作文,图表分析,大致就是这个深度。<br><br>而且我很不理解作者是如何区分社会阶层的。农民确实是目前中国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阶层,而且作者在这个部分也是写的最好的。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也改变了我之前的一些看法。但那句忍辱负重的阶层----官员,却感觉非常之跪舔。而对中国数量比较庞大的犯罪阶层却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歧视的感觉。那句社会有害群体一下子把许多人存在的意义一下子抹杀了。他们的存在仅仅剩下了一句有害。他们的痛苦,挣扎,不幸,全部消失掉了。很难描述这种感觉,当初之所以喜欢社会学就是因为意识到,人之所以形成现在这个样子,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个人很多时候自以为独立作出的选择其实是社会对人的影响才使得人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做法。这不是在为做错的事情开脱,而是很多事情的出现不能单单归咎于某个人。我始终认为,这样的想法会让人变的宽容,也会更客观。作者的那句社会有害群体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没有社会学素养。而在描述犯罪人数的时候,却又忽略了严打期间,偷辆自行车就可能会判死刑,在街上和女孩搭讪就可能因为流氓罪监禁二十年的时期。这个时期甚至不是一两个月,而是持续了数年之久。<br><br>作者在描述犯罪阶层内的几种人员构成也让我觉得很奇怪,不太明白作者为什么单单把吸毒卖淫和黑社会拿出来说,他的依据是什么,这几种犯罪群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说黄赌毒是犯罪人数最多的几个种类,为什么没有提到赌博的问题。而在描述卖淫女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啊,果然作者是个男性啊,那种感觉。<br><br>最后,社会学果然是个非常有趣的学科。一个人的过去对人的影响果然是非常明显的。我基本上看到第二章就能够确定,作者果然是记者出身啊,这样的感觉非常明显。<br><br>还有,虽然我没有受过系统的社会学训练,也不知道这样说是否合适,但中国还有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少数民族问题。有许多少数民族已经完全汉化,但还有数量庞大的少数民族还保留这比较深的自身民族的特点,和宗教上的不同,并不能完全用简单的农工等阶层来区分。但作者完全没有提及到任何民族的特点。<br><br>总而言之,本书的亮点就在于,数据非常翔实,几乎可以当作年度报告来用。但缺点也同样明显,理论部分写的不好,分析不够有深度。很多地方其实挺想当然的,说好听点可以看作是乐观,但其实很不严谨。

timestamp: 2013-06-26 22:0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