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Summary
虽然确实不少地方有点啰嗦,但远不是很多人说的用一句话就概括完了。光知道一个结论道理对人毫无帮助(进入不了长期记忆),逻辑和细节,包括例子都很重要。
这本书核心思想确实很简单:技能水平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练习 matters。有点像废话,但其实细化到好几层意思,并不是 trivial 的努力鸡汤。
首先,“可以提高”是有原理的:大脑具有适应能力,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锻炼以后大脑里会建立起 chunk 心理结构,成为心理表征。高手技能水平高真正的原因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可以多么有效地运用这些表征。同时心理表征可以帮助监测并评估自己的水平,所以可以反过来运用它更好地提升水平。
然后书中区分了知识和技能。一直以来,学校,甚至专业、商业的场景里,人们都不重视技能,过于重视知识,这是出于传统和方便:教知识比教技能容易的多。但是(如果我们希望提升技能)目标应当是技能,而不是知识。一方面确定了学生应当能够做什么,也就确定了学生应当知道些什么;另一方面在训练技能时更容易创建心理表征,将单独的信息连接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运用。
只有练习才能提高,但并非只要“练习”就能提高。作者认为 naive 的机械重复不是练习,甚至会退步。最有效的练习(作者命名为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有指导的练习。目的性比较好理解,有指导在我理解主要是三点:有评价标准(what is good)和反馈(how well I'm doing)以及有成熟的练习方法(how to become better)。作者分析了音乐体育等领域,这些领域高度发展,有比较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和训练方法,任何人遵循这些方法基本上能稳定成为专家。现代的很多工作并不具备刻意练习条件,但是个人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思想来提升自己的技能。
除了核心思想以外,书中还提了不少帮助更好地实践的方法。首先得认清现实,我们要承认刻意练习是痛苦的,没有那么有趣。我很赞同不能依赖意志力(书中说意志力根本不存在),不要考验人性,或者说把自己想得弱一点,然后想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这样做更务实。有一点特别触动我的是练习对动机的反作用: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发展了技能的人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之后,似乎从那种技能的学习中获得了大量的愉悦感觉,大概就是心流。换句话说,兴趣也来自于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更准确地说,兴趣随着能力的提升而增强。这和我一贯的兴趣驱动学习的思想貌似稍有点冲突,这大概也是我后劲不足的原因?
作者特别用了不少篇幅讨论关于“天才”是否存在的话题。简言之,天生才能并不存在,杰出的能力离不开长期的练习。有些孩子更可能成才,是 something 促使他们刻苦练习(也许是基因导致他们更容易在某些活动中感到乐趣)。另外更重要的是,天才论是一种危险的思维方式,让人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就不干了,从而制造自我实现的预言(这大概是本书的核心价值观了)。
人类的天性是希望在他们做得最好的方面投入自己的努力,包括时间、金钱、教育、鼓励、支持等,并且试图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至于失望。这种想法和做法并没有恶意,但其结果却具有惊人的破坏力。避免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是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并努力想办法去开发这些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