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与人情之间的真空地带

wbq5945
wbq5945 @wbq5945
无证之罪 - 评论

在我的印象中,以前少有“无证之罪”这样的国产罪案剧。这种出于公义或合乎情理的个人复仇而实施的犯罪,以前多是在其他国家的罪案电影或剧集中看到,比如日本电影“预告犯”,这是我当即能想到的一个实例。

“无证之罪”难得刻画了几个形象鲜明的角色,尤其是罪犯一方。

骆闻是为了找出杀害了自己妻女的凶手才不断杀人的。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现实中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法律无法保障所有的坏人都得到惩罚亦无法保障所有的好人都得到保护。更何况,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善恶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明晰的界限。所以,尽管骆闻杀了很多人,但基于他合乎情理的动机以及只杀有罪之人的原则,观众对这个角色很少会有负面印象。何况,在剧里,他还是一个完美犯罪者,这种高智商的设定更加让观众着迷。如果一定要让犯罪者拥有完美犯罪的能力,人们当然倾向于他是个善者。这样不会在观看的时候战战兢兢。

李丰田则是让人战战兢兢不寒而栗的犯罪者。这是一个纯粹的犯罪者,完全没有人类基本的道德感,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相比骆闻的完美犯罪,李丰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完美犯罪。实际上,所有杀人案中,无差别杀人是最难告破的,而通常无差别杀人者可能多多少少都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种在社会中恶灵一般的犯罪者才是最最让人发怵的,他们随时会抽出刀刺向你,毫无征兆。看剧的时候,当然有征兆,但那只是因为观众处于全知的上帝视角。在剧里,李丰田能够被识别出乃至落网,有太多巧合帮忙,现实中,没有太多巧合的情况下,这样的犯罪者,可能就会像是韩国电影“杀人回忆”中永远抓不到的凶手。

郭羽就没有骆闻或者李丰田这样似乎只能出现在艺术作品或者传奇罪案中,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拥有普通人的各种弱点和缺点。所以,郭羽的行为非常不稳定,这当然与他所承担的剧情功能有关(基本上,他是剧情推动的核心人物,许多重要的剧情转折都是通过他的行动实现的),更重要的可能就在于一个普通人在面临极端情况时,善恶往往一瞬间,而这一瞬间的转念往往至关重要。虽然我试图给郭羽不稳定的行为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我仍然觉得郭羽这个人物是整部作品中最经不起推敲的,也是这部剧最让我遗憾的。毕竟,一个人可以善恶一转念,但没办法一会聪明好似人精一会又愚蠢好像猪。当然,也可以这么说,郭羽或许有小聪明,但绝无大智慧,而且,他不相信任何人。人们总是用自己这面镜子照别人,所以,在郭羽看来,人人都是小人。

朱慧如没有太多亮眼的设定,基本就是一个功能角色。善良无助的姑娘,失手杀人,极度害怕中选择逃脱罪责,最终,还是决定承担自己的罪责。

罪犯一方说完,说回警察。

最亮眼的当然是严良,饰演严良的秦昊是这部剧我唯一认识的演员。严良是一个拥有良好直觉的警察,同时,也是一个在法理和人情之间犹疑的警察。或许,正是因为过于偏向人情,才有了他敏锐的直觉。

严良和骆闻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骆闻在做警察的时候,强调证据与警察职责,却遇到妻女被杀凶手逍遥法外这样的灾难,严良强调法理之外的人情,却要在无证之罪中找出证据好让犯罪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没有对与错,在严良和骆闻身上,善恶很模糊,而在这模糊的善恶中追凶,在法理与人情的真空地带呼吸,就是“无证之罪”最好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