キミがくれた翼——『银色遥远』如月瑞羽线感想

Cyril0203
Cyril0203 @Cyril0203
银色遥远 - 评论

规训方法的扩展属于一种广阔的历史过程。

能够闲在家里不务正业的机会不常有,于是这两个月久违地跟风了几部新作,顺带找出了几部尘封已久的搁置作,其中就有『银色遥远』。tone work's作品的特点是超长的剧本,最著名的『初恋1/1』毁誉参半,不过见识粗浅的我也只是在网上冲浪的时候道听途说这些而已,对这家Visual Art's旗下的品牌可谓一无所知。

虽然在当年的Getchu.com美少女游戏大赏上收获颇丰,还拿到了萌系游戏大赏纯爱系作品金赏(与其一同获得萌系游戏大赏纯爱系作品金赏的作品是渡辺僚一执笔的『あきゆめくくる』,这个系列同样非常有趣),但由于剧本篇幅和汉化质量的原因,『银色遥远』在中国大陆不温不火,游戏过的人要么感叹/吐槽时间的跨度之大,要么给出「很感动」/「很无趣」这样宽泛的评价,这也是我写下本文,试图详细地叙述游戏体验的原因。


一、游戏简介

我不是考据党,但在进行游戏之前,还是会顺手查一下原画、声优、脚本、音乐等构成。

tone work's的前两作都有唯々月たすく老师参与原画,可惜『银色遥远』并没有出现他的身影,我真的挺想看到他而不是秋野すばる来画如月瑞羽的,后者的「小瑞姐」虽然不乏惊艳之处,但好几张CG都出现了明显的瑕疵,阿丽莎倒是画得很不错。除此之外的几位,恋泉天音是tone work's的御用画师,有『圣娼女』这么个话题作,也算「盛名」在外,她这次主画的贝斯莉和名白椛在共通线的表现不错,但男主角诡异的唇形使其时刻透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老成阴鸷,年幼时的观感甚至是最强烈的;武藤此史的新见雪月争议颇多,不过我很喜欢;古池屋主画西园百百花和男主角生母桧崎真理亚两位配角,表现力出乎意料地好,也因此成了tone work's最新作『相逢在明月映照的彼岸』的主要画师之一,不过现在好像已经从该社离职了;柚木ガオ是SD原画,在游戏里(至少是如月瑞羽线)没什么表现机会,但正是因为这款游戏我才得知一直在用的北方栖姬表情包就是他画的……

虽然不知道『银色遥远』的上色是由tone work's的上色组完成,还是直接外包完成,但从结果来看负责人的能力和态度都值得怀疑。游戏中过半主角都存在明显的上色问题,尤以新见雪兔(男主角)和新见雪月兄妹俩为甚。

如月瑞羽的声优風音和新见雪月的声优くすはらゆい应该是大部分圈内玩家最熟悉的两位(不会真有人不认识她俩吧XD);柳ひとみ、橘まお和奏雨也算业内有名的工作者;最值得一提的是名白椛的声优鈴谷まや,在里界工作而不使用马甲本身就是一种壮举,而游戏中她迷人的声线和到位的感情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想必名白椛的个人线中她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因为只通关了如月瑞羽线,就谈谈主笔此线的脚本家白矢たつき。此人擅长讲述情侣交往(以及交配)过程中的细节,同时娴熟运用种种套路渲染气氛,从而使玩家共情,简要来说就是拥有一流的发糖本领。此外,白矢たつき对叙事方式和主视角的选择也比较高明,不会大量使用「顺带一提」这样的插入语破坏剧本整体性,也不会生硬地糅合上帝视角和人物视角。然而,他对主线剧情的掌控力明显不足,在重要设定上的处理同样过于草率。

『银色遥远』在当年Getchu.com美少女游戏大赏上的收获之一便是音乐部门第二名,仅次于Purple Software的『天津罪』。水月陵、Manyo、どんまる、ウォン美音志等人早已声名远播,游戏过程中更能深刻体会到配乐制作的精良。『夢の季節へ』『キミがくれた翼』『小さな足跡』都是不可多得的良曲,花滑选曲中贝多芬的『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和维瓦尔第的『F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冬』)也恰当妥帖。


二、背设、人设、对主流评价的评价

本作的故事发生在原型为日本札幌的幌路市;主要人物有男主角新见雪兔、男主角的义妹新见雪月、男主角的青梅竹马如月瑞羽、男主角的邻座同窗名白椛、远赴日本的加拿大留学生贝斯莉、新见雪月的案友苍井雏多。与大部分游戏相同,『银色遥远』先是通过本质主义交代世界观和初始人物形象,再依照建构主义展开剧情。对于一般的作品来说,这样传统的叙事方式未免有些乏善可陈,但本作超大的时间跨度反而使之焕然一新,玩家可以充分体会男女主角的成长历程,从而拥有一种「这俩人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喜悦感。如此生活化的体验在美少女游戏中并不多见,自然为其增添了一份乐趣。

『银色遥远』得名于其剧本长度,而不少人在潜意识里将长度与密度混为一谈,赞赏或批判作品时也仅从这个角度入手,甚至得出「这是一部需要长时间专注的作品」的结论。很遗憾的是,它并没有这么「高级」。在十数年时间跨度的消解下,篇幅宏伟的剧本也会显出稀薄的一面,因此客观上远超其他作品的游戏时间并不能带来主观上远胜其他作品的游戏体验,这也是『银色遥远』无法在「生活系」领域更进一步的最大缘由。换言之,脚本家们并没有处理好时间跨度和剧本长度间的关系,使游戏过程变得有些乏味,而和大部分人所理解不同,我认为问题出在过大的时间跨度而非「冗长」的剧本之上。如果想要完整讲述人类一生中最精彩的十年,区区二十小时的游戏时间又怎能承载得起呢?


三、如月瑞羽线的故事大纲

『银色遥远』的剧本分为初中篇、高中篇、After篇,初中篇又可以分为共通线篇和个人线篇。

  1. 共通线篇

受本质主义支配的共通线篇剧情安排和叙事技巧比较保守,大致可概括为「素不相识的少男少女通过一系列契机齐聚一堂,同时携手解决各自面临的困境」,即使是我这样的(萌新)也对如此设计感到无比亲切。传统叙事虽然老派,但却是迅速明晰人物个性的不二法门。几位女主角中,新见雪月内向怕生,无法坦率地喊出「哥哥」更无法交到更多朋友、名白椛矢志逐梦,却由于演剧部的乌有而只能在空教室演独角戏、贝斯莉孤僻寡言,因语言不通和旧时伤痛而无法融入集体、苍井雏多热情率真,渴望尝试新鲜事物、如月瑞羽外冷内热,因职业运动员身份而难以弥合与同学间的天然裂痕。温柔且执行力强的男主角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组建「同班学级」(容纳不同年级学生的新集体)的倡议者和建立并维系各角色关系的中心人物。

共通线篇最值得一提的是「苍井雏多」形象的塑造方式。众所周知,现实中大受欢迎的外向型人格在美少女游戏中往往是最不讨喜的,苍井雏多自然不会是例外。为了平衡各角色的印象,她在共通线中的戏份势必会比其他人多出不少。tone work's的脚本家们以人物身份弥补性格上的不足,成功解决了横亘于眼前的「加戏」难题。

苍井雏多的身份与戏份间的对应关系

  1. 她是唯一一位间接与男主角相识(朋友的哥哥),也是唯一一位自发向往「同班学级」这类无视年龄、不尚虚礼,以平等的心态构建的社团的女主角,角色独立性远强于他人。因此在男主角成立「同班学级」后,她不仅主动加入,还成了毋庸置疑的中流砥柱。在开展首次活动「打雪仗」时,她和男主角分别担任两队队长,在之后的活动中,她也常扮演气氛调节者,帮助其他主角解围。

  2. 脚本家根据苍井雏多具备的活泼特征为她设计了「辣妹」身份。尽管是游戏中年龄次小的存在,但她行为的露骨程度却比余下的女主角高出一大截,甚至可以说共通线的性暗示(色气)情节都是由她一人完成的,比如初次见面就一本正经地邀请男主角揉胸、受邀拜访男主角家中时辅导新见雪月练习丰胸俯卧撑并让门外的男主角听见了弦外之音(指呻吟),其后又在男主角房间利落地露出了胖次、相约男主角前往自家内衣店取文胸样品并与新见雪月在男主角的房间试穿、「同班学级」活动时教授其他女主角展现魅力(撩汉)的技能。

然而,稍有常识的人便能看出,在以「成长」为卖点的美少女游戏中通过增添身份丰富人物形象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们可以认为脚本家牺牲了「苍井雏多」角色的延展性,甚至有心制造出这样的工具(人),衬托其他角色的同时弥补游戏中男性角色的缺失,从而使共通线篇的剧情更为丰满。所谓「让玩家记住这位角色」不过是顺势而为。苍井雏多做得很好,大部分玩家也会对共通线中无所不能的她印象深刻,但一定不会念念不忘,因为「她已经完整到无须主角的陪伴」。

  1. 如月瑞羽线篇
  1. 初中篇

以回忆开篇的初中篇奠定了整个如月瑞羽线篇的故事风格——过去与现在双线并行,交错叙事。通过插叙交代了「小瑞姐」名称的由来之后,接踵而至的间接接吻、推背、共阅相册、同床相拥等一系列事件加深了两人的羁绊,此时的如月瑞羽也得知男主角虽然成绩良好,但缺乏梦想,于是给出了「考试成绩进入年级前10%就能获得奖励」的激励条款。男主不负众望地达成了目标后,两人前往水族馆约会,遇上了接吻的海豚和游泳的企鹅,话题自然而然地转换至「如月瑞羽在俄罗斯留学的两年里是否有过接吻经验」以及「企鹅深受如月瑞羽青睐的缘由」,在男主角得到如月瑞羽否定的答复、如月瑞羽获赠男主角购置的企鹅毛巾后,两人都隐约意识到对方对自己而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青梅竹马。在如月瑞羽的宿敌阿丽莎有意无意推波助澜下,男主角回想起自己和如月瑞羽的约定,在空无一人的训练场找到了身心交瘁的「小瑞姐」,互诉衷肠、约定终生。阿丽莎也在与如月瑞羽立下战书后返回俄罗斯。由于誓词的暧昧,两人间的关系依然是「友達以上、恋人未満」,经历了告白未遂和接吻失败后,男主角终于凭借为其制作蛋包饭的机会成功表白,如月瑞羽也在区域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夺魁。初中篇最终在两人十指相扣、分享耳机、交换初吻的画面中落幕。

  1. 高中篇

高中篇伊始,如月瑞羽就在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因过度施力而摔倒,落选冬奥会的同时也为之后的意外埋下伏笔。男主角因初中时制作蛋包饭的经历而爱上了料理,不仅开始在名白椛双亲的餐厅『雪国』打工,还加入了料理部并成为部长。如月瑞羽自不必多言,其他女主角也一如既往地加入了同一个社团,其中初中毕业后归国的贝斯莉更是再次远赴重洋来到日本,完美地完成了共通线篇「同班学级」的复刻。好景不长,昔日锦标赛上留下的旧伤终于在一次训练中恶化为「交叉韧带撕裂」,如月瑞羽须要进行韧带重建术,也不得不宣布赛季报销。男主角面对强颜欢笑的「小瑞姐」时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无力,于是开始学习运动康复学以助其一臂之力,并在之后的社团活动以及与担任幌路大学药学系教授的父亲的谈话中萌发出成为营养师的念头。术前复健有条不紊地进行,两人的感情也在一次次按摩中不断升温,最后顺理成章地结合。漫长的术后复健使如月瑞羽的情绪不可避免地陷入低迷,但在主角团的陪伴,尤其是男主角的「食事サポート」(膳食辅助)下复原迅速,关节活动度与受伤前相比甚至有所提升,很快便取得了回归训练的医疗许可。然而,再度踏上滑冰场的如月瑞羽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困扰,连最简单的一周跳也无法完成。男主角带着如月瑞羽前往自家咖啡馆,向同样经历过低潮期的小提琴家母亲求助,得到了「因喜欢而坚持」的答复,于是决定和其他女主角(后宫)组建『瑞羽组』为其应援。次日,众人聚集在溜冰场与不知情的如月瑞羽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捉迷藏,使其重拾幼时滑冰的初心,并决定从零开始重新学习花滑。正当一切步入正轨之时,『Tales on Ice』邀请如月瑞羽演出,并在得知其正在训练三周半跳 (3A)后提出在公演上完成此动作。如月瑞羽不顾母亲的劝阻执意应约,在男主角的帮助下以「鸟的印象」完善了三周半跳训练中存在的缺陷,而男主角也在贝斯莉的提点下坚定了进修运动营养学的理想。滑冰秀前夜,如月瑞羽在只有两人的滑冰场为男主角献上限定表演,之后的公演也圆满结束。光阴荏苒,比男主角高一级的如月瑞羽率先迎来毕业,考入幌路大学。高中篇最终在两人一边观看如月瑞羽宣布复出并公开恋情的记者会,一边拥吻的画面中落幕。

  1. After篇

距离落选上次冬奥会已经过去了四年多,如月瑞羽终于如愿登上了中国冬奥会的舞台,但却因男主角的缺席和阿丽莎的卓越表现而发挥失常,最终只获得殿军。在这四年里,男主角如愿进入幌路大学继续学业,也开始租房独居的生活。失利的沮丧很快被恋爱的甜蜜和训练的忙碌冲淡,一直以辅助者身份推动剧情发展的男主角站到了舞台中央。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如月瑞羽的帮助下,男主角化解了同校的奈古选手对「食事サポート」的抵触情绪,使其在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刷新了个人最佳纪录,得以含笑退役。转眼间两年过去,如月瑞羽已经成为一人之下的日本花滑女王,两次世锦赛都排名第二;面临毕业的男主角在深造与就职间左右为难。深造符合男主角的本心,但意味着;就职则可以尽快经济独立,达成向「小瑞姐」求婚的约定。再次与父亲长谈,一同分析了两种选择的利弊后,男主角坚定了「想要进入大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理想,但依旧踌躇何时告知如月瑞羽自己的决定。早已察觉到男主角烦恼的如月瑞羽主动邀请他前往居酒屋,男主角终于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收获了如月瑞羽的理解和支持,两人举杯畅饮,互诉爱意(,在居酒屋上演了笨蛋情侣间的经典戏码)。春去秋来,男主角在如月瑞羽的陪伴下成功通过了注册营养师国家考试,并且成为了即将到来的幌路冬奥会的后勤团队中的一员。前往东京参加滑冰秀演出的如月瑞羽与阿丽莎不期而遇,得知其「赛季结束后就要隐退」,并与其约定要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一决胜负。开始专心备战的如月瑞羽受到滑冰秀主办方「婚纱表演」的委托,因「婚前穿婚纱会使婚期延迟」的都市传说大受打击,开始借酒浇愁。从酩酊大醉的如月瑞羽口中得知其心结的男主角决定提前计划,先是与二婚过的父亲探讨「成婚的契机」,其后又联络苍井雏多定制婚戒,最后在滑冰秀结束后与『瑞羽组』的伙伴们举行了一场极其浪漫、满溢惊喜的求婚仪式,也收获了其父母的首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如月瑞羽在男主角以「鸟的印象」为基础阐释的「企鹅的印象」的启发下,成功在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中完成了后内点冰四周跳 (4F),大幅刷新了个人最佳纪录,但依然不敌阿丽莎老练的后外四周跳 (4Lo)+三周跳组合跳跃。在又一次获得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确保冬奥会的参赛名额后,两人以少年时钟意的方式「坐在床边听音乐」享受闲暇并寻找灵感,最后决定在冬奥会开赛前两个月完全推翻现有编舞,重新演绎尝试杯时的用曲。在佐野教练(负责编舞)、桧崎真理亚(负责编曲)、『瑞羽组』(男主角负责「食事サポート」、名白椛负责汇总资料、贝斯莉负责设计服装、苍井雏多负责制作服装、新见雪月负责固定装饰)的协助下,崭新的『雪公主』最终在开赛前两周编排完成。在短节目中获得第二的如月瑞羽最终通过自由滑中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和精湛的后内点冰四周跳 (4F)+三周跳组合跳跃反超比分,获得了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金牌。After篇最终在幌路冬奥会结束后数年,两人带着年幼的女儿练习滑冰的甜蜜画面中落幕。


四、如月瑞羽线剧本的批判性分析

  1. 出场方式

如月瑞羽是游戏中第二位登场的女主角,身为男主角青梅竹马的她的出场方式反而具备最强的疏离感——在电视节目上现身。这样朴素的陌生化效果成功拉开了两人间的距离,为现实中初会时男主角使用「如月学姐」而非「小瑞姐」的称呼埋下伏笔。

如月瑞羽同样也是唯一一位男主角主动前往拜会的女主角。当男主角在三年级的教室外踟蹰之时,她推开了大门,两人不期而遇,短暂地相对无言之后,男主角异常客气地招呼了「如月学姐」。这段现实中的初会既是陌生化效果的延续和补足,又用寥寥数笔勾勒出如月瑞羽温柔细腻的人物形象。男主角生疏的问候过后,如月瑞羽既没有主动纠正其用词,也没有盛怒之下转身离去,而是「露出了有些难过的笑容」,同样礼貌地招呼了男主角。

在男主角回想起与「小瑞姐」的约定后,如月瑞羽重现真容。匆忙赶到滑冰场的男主角面对筑起心防的如月瑞羽,使用了幼时的亲密称呼道歉并再次表示欢迎,终于得到了「我回来了」的肯定答复。「小瑞姐」的复归展现了如月瑞羽纯情、「怯弱」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活。如此一波三折的出场安排则是对如月瑞羽「天降系幼馴染」身份的一种强调。

  1. 「同班学级」中的活动

打雪仗是对约定的履行,撩人套路的实践是增进男女主角间感情的惯用手段,舞台剧和做点心是剧情需要的闲笔,只有其本人主导的滑冰教学才称得上如月瑞羽线的重头戏。尽管男主角曾建议其选择甜品店巡礼之类的私人爱好作为活动主题,从而改观其大众印象,如月瑞羽依旧选择了留在自己的舒适区——滑冰场。我个人认为,滑冰教学的最大作用不是向玩家普及花样滑冰的基础知识,不是完善如月瑞羽外冷内热的人物形象,甚至不是引出其成为花滑选手的根源,而是确立了如月瑞羽线的宗旨。自此以后,如月瑞羽的公众身份只能是「花滑选手」,无法妥协,更没有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可选。

尽管如此激进的「去社会化」大大缩小了两人的活动范围,让风景美丽的幌路市退化成简单的符号,但我认为此举必不可少,毕竟最适合美少女游戏的依然是「聚焦于男女主角间微小关系的故事」,早早在共通线为之后的故事定调也会省去不少无谓的赘笔。

  1. 告白

男主对如月瑞羽的告白是分两次完成的。

第一次告白的意义丰富,包括但不限于回收伏笔、爆发冲突、开启主线,从广义上讲甚至还是如月瑞羽出场安排的收尾,但最打动我的地方却是两人在空荡荡的滑冰场彼此倾诉心愿的一幕。「不想成为好孩子」「想更擅长滑冰」「想依赖朋友」「想赢过阿丽莎」「不想被当成冷淡的人」「想要交更多朋友」「想要放声大笑」「想要吃很多很多蛋包饭和巧克力甜甜圈」,用有力的短句宣泄情绪、用朴素的话语讲述梦想,本身就足够浪漫,更为后来的「想要两人牵着手共度每一天」「想要在冬奥会上拿到金牌」「想要成为小瑞姐的依靠」的庄重誓言增添了几分真挚的轻松感。

与初次告白相比,第二次告白的斧凿痕迹尤为明显,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为了开启另一条主线而强行延伸出的桥段。尽管白矢たつき为合理化凭制作蛋包饭再次告白的行为做出不少尝试,这段拖泥带水的剧情也没有严重脱离本就闷骚的两位主角的人物形象,但有云泥之别的两次告白对两条主线存在感的影响是巨大的。

  1. 主线

如月瑞羽的成长是两条主线中的明线。每个篇章前的「鸟之梦」虽然算不上高明的隐喻,但对主线剧情的描述大体还是准确的。明线剧情本身也很流畅,如月瑞羽的行动紧扣「约定」进行,其人物形象前后变化显著,促成这些变化的契机,比如高中篇的主要冲突「从伤病中恢复」,After篇的主要冲突「完成四周跳」和「重新演绎尝试杯时的用曲」,以及贯穿全线的核心冲突「击败阿丽莎」都有足够的铺设,展开也算合理。然而,作者在写作时出现了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无法找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间的拉格朗日点

最显眼的例子莫过于After篇中如月瑞羽在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的赛前练习中只完成了后外点冰四周跳 (4T),却在比赛上完成了后内点冰四周跳 (4Lo),但依然输给了阿丽莎。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尝试却因之后过于现实的结果而显得不伦不类。这类彷徨于现实与幻想间的事例在如月瑞羽线中比比皆是,同时伤害了在虚构的故事中寻求慰藉和寻求真实的两类玩家,也让幌路冬奥会上的最终战缺失了应有的厚重感。

  1. 无法阐释清楚阿丽莎与「女神的一线」间的关系

哪怕忽略「一位蝉联两届冬奥会冠军、八届世锦赛冠军,幌路冬奥会前只输过一次的花滑选手」对现实向背景设定的巨大破坏性,也不能否认「阿丽莎的登场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机械降神』」的事实。所有讲述成长的作品都离不开「自胜者强」四字,在如月瑞羽线中象征着战胜自己的则是「看到『女神的一线』」。然而,这个早早引入的概念在游戏中一直与阿丽莎纠缠不清,直到幌路冬奥会花滑项目开赛前阿丽莎才告诉主角「女神的一线」是无法感知、只能理解的抽象元素,所以自己也不清楚是否看到过它。含糊的解释后「女神的一线」就此不了了之,如月瑞羽在幌路冬奥会出场前走马灯式的回忆中根本没提及它的名字。

白矢たつき试图将阿丽莎与「女神的一线」糅合,但他显然没法驾驭如此宏大的安排,最终只能在故事的末尾将阿丽莎「去神圣化」,再让如月瑞羽击败她,至于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的「女神的一线」,除了按下不表外别无他选。尽管白矢たつき籍如月瑞羽之口表达了「击败阿丽莎并不代表花滑事业的圆满」的思想,但这样的妥协依然给如月瑞羽的成长留下了巨大遗憾——毕竟她终究没有在玩家能够感知的时间段内进入窄门。

如果说关于如月瑞羽成长的明线还有不少亮点的话,那么讲述男主角成长之路的暗线简直一无是处。

  1. 白矢たつき甘于将男主角刻画成一个随心所欲的完美辅助者。我对这种简化的唯一观感是「男主角想要什么东西,于是他就得到了,中间连蒙太奇镜头都没有」,那块冬奥会金牌甚至都不是他主动要求的。

  2. 也许听上去有些油腻,但「重组家庭中温和内敛的长子」的设定的确引起了我无尽的遐想。白矢たつき倒是没有忘记这个身份,他为暗线安排的核心冲突——「理解父母离婚的决定」与之有关,可惜他并不擅长写伦理剧。以After篇中男主角与父亲讨论「学生结婚的契机」一段为例,男主角父亲先是表示「我觉得结婚不仅意味着分享幸福,也意味着共担不幸」,后来又说「虽然和真理亚离婚了,但一次也没有对当初结婚的决定后悔过」,并感谢男主角的诞生。男主角听完这通胡言乱语后得出了「父亲和优子阿姨间的确有爱情,父亲和母亲之间也有着不曾改变的羁绊,这两份感情并不是相斥之物,因为谁都没有变得不幸,大家只是慢慢改变幸福的形状」的结论,轻易解开了深藏心底十余年的郁结。

白矢たつき并不相信如此美好的亲缘关系,又必须在遵守共通线基础设定并维持如月瑞羽线整体氛围的前提下为男主角的成长增添波澜,所以言不由衷地创造出虚无缥缈的「三人行」家庭,再用「为赋新词强说愁」替年幼的男主角解围。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当长大后的男主角直面这个根本不应存在的问题时,问题的核心人物——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父亲——就会作为矛盾的集合和败笔的象征而被迫登台,然后钉在剧本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1. 在群像剧中,男主角因父母离婚演化出的另一身份「不愿伤害任何人的孤独患者」值得大做文章,但如月瑞羽线自始至终都在讲述两个人的成长,「孤独」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在白矢たつき笔下的世界里,极具魅力的「边缘人」身份只能作为无足轻重的非线性设定,偶尔在回忆中出现。

要是让最严厉的批评家来评判如月瑞羽线的主线剧情,他也许会先肯定其完成度,然后用尽平生所学的詈辞抨击内核的残缺与荒谬。从本质上讲,如月瑞羽的行为动机一直是完成约定,站在台前的她不过是承载意义的容器,背后的男主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人物;但与如月瑞羽的花滑生涯相比,男主角的运动营养学之路实在太过黯淡。这样的悬殊差异让主线剧情存在本身都变得可笑,毕竟没有人会喜欢「一场受菲勒斯中心主义支配的女性独角戏」。

  1. 发糖的艺术

我一直认为纯爱系作品中的感情戏和主线剧情同样重要。虽然如月瑞羽线的主线剧情半间半界,但感情戏的质量的确很高,该婉转时缠绵蕴藉、该飘逸时行云流水。哪怕是信奉「租鸡青一」的我在通关后都认真考虑了找个姑娘谈场恋爱的可能性。

从共通线结束到确定关系前的感情戏围绕着「情窦初开的两人如何理清心中情愫」展开,其中最精彩的一幕出现在如月瑞羽家门前。送如月瑞羽回家的男主角临别之际萌生出「不想让这段时间结束」的念头,于是和抱持相同想法的如月瑞羽上演了一出极具青春感的戏码——每当其中一方想要告别,另一方都会用不着调的话题挽留。接连几次重复后,两人开始正视自己的心意,得出「不需要什么话题,只是想说话,只是想牵手」的结论。这段描写和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中的名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对青涩天然的少年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当男女主角开始成长时,补全回忆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感情戏上,比如两人在游戏中心约会时所选的项目都与「难以忘怀的回忆」有关,在进行空气曲棍球对决时甚至还玩起了小时候的过家家,展开了——「小瑞羽是我的夫人,我非常幸福」「有雪兔君这个丈夫我也很幸福」——这样满溢羞耻感的对话、两人在圣诞集市约会时一同回忆了幼时假扮情侣骗取食物的事迹、如月瑞羽在滑冰场为男主角献上三周半跳的表演时的开场白是男主角指引其走上花滑之路的回忆,甚至连两人在居酒屋喝酒时都能回想起过去一起喝碳酸饮料的经历。告白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情基础在一场场感情戏中逐渐茂盛,最后现出真颜,这不仅与指导主线剧情的建构主义思想暗合,也使两人间的爱情多了份细水长流式的美。

与主线剧情相辅相成的感情戏同样也在制造新的回忆。初中篇中男主角试图用番茄酱在蛋包饭上写出「喜欢」来告白但最终失败,白矢たつき选择在故事结尾回收此伏笔,当我以如月瑞羽视角看到男主角成功用番茄酱在蛋包饭上画出了象征金牌的圆来为自己鼓劲时,内心也和她一样涌起幸福的暖流。

两人间的标志性动作——幼时「挚友间的『握紧紧』」、交往后「恋人间的『握紧紧』」、结婚生子后「亲人间的『握紧紧』」,则是在复刻回忆的过程中制造出更珍贵的回忆,使如烟往事历久弥新。

感情戏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发生在公演冰场的求婚。无论是重新集结的瑞羽组将写有「Mizuha」「Will」「You」「Marry」「Me」的卡片藏在粉玫瑰(粉玫瑰是男主角第一次送给如月瑞羽的花)中送出, 是那只刻有「羽」的婚戒, 还是男主角求婚时的发言「父亲说结婚意味着和另一半共担悲喜,我或许还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但我无法想象没有『小瑞姐』的人生,所以我希望能和你一起看遍世间繁华」都充满诗意的浪漫,而男主角在准备这场被提前的仪式过程中的行为,比如匆忙挑选戒指时被苍井雏多三言两语诱出真实意图、求婚前夜紧张到凌晨才入眠,又是极为现实的。我唯一有些不满的是,白矢たつき明明可以很好地平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却不愿多费些心思完善主线剧情。

  1. H scene

在我这个非核心玩家的眼里,如月瑞羽线的H scene非常优秀。風音的演技、秋野すばる判若两人的画功、白矢たつき的猥談和性爱描写都是加分项,更不用说圣诞老人服、エロ内衣、考斯滕(花滑选手表演时的着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梦幻场景有多么让人心潮澎湃。

白矢たつき还赋予H scene新的意义。他笔下的男女主角在H scene中的形象与公众身份截然相反,平时隐匿幕后的男主角化身为攻击性十足的野兽,一直站在聚光灯下的如月瑞羽退化成任人摆布的玩偶。这既是对男性玩家的讨好,也是一种菲勒斯中心主义式的宣告。

  1. 演出效果

如月瑞羽线的演出效果在大部分时候值得称赞。我印象最深的是男主角听到母亲在电话里焦急地表示「小瑞羽大事不好」时戛然而止的BGM和突然响起的心跳声。虽然最后只是虚惊一场,但这样一个小片段却给了我不小的惊吓。

可惜白矢たつき选择的题材偏偏是对表现力要求极高的花样滑冰。我能体会到tone work’s在经费限制下尽可能完美展现花滑过程的决心,但描绘如月瑞羽舞姿的几张CG都有着明显的瑕疵,用光迹代替选手表演的方式也实在是太简陋了些,更不用说幌路冬奥会上略过万众期待的『雪公主』舞蹈直接播放ED的操作是多么令人失望。

  1. 对阿丽莎·阿申斯基的追忆

阿丽莎·阿申斯基是个什么样的人?由于如月瑞羽线稀烂的主线剧情,不少玩家都对这个神一样的对手无甚好感,可我眼里的她反而是『银色遥远』中最迷人的姑娘。

高中篇中阿丽莎与如月瑞羽在曾在俄罗斯世锦赛上相逢。彼时如月瑞羽已经有了副丰盈的胴体。体态单薄的阿丽莎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羡慕,在如月瑞羽袒露「发育关」带来的困扰后更是直言不讳地将其定义为「胜者的余裕」。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堪称如月瑞羽线中最高明也最恶毒的隐喻,两人的命运就此定论。幌路冬奥会前被阿丽莎死死压制的如月瑞羽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在得到之后也不曾止步,而无敌于天下的阿丽莎一直都忍受着琼楼玉宇之上的彻骨寒风,以可望而不可即的群星为目标前进的同时还无法摆脱尝试杯时如月瑞羽的梦魇,被剥夺了神格后更是只能黯然谢幕。

就像她亘古不变的萝莉体型一般,阿丽莎·阿申斯基存在的意义非常单纯——充任男主角的阉割威胁(未被驯化的如月瑞羽)。这样的命运本也不差,她完全可以在留下惊鸿一瞥后悄然离去,但白矢たつき既让她成为半神,又让她对男主角产生了懵懂的情愫。常言道「不见檀郎终身误,一见檀郎误终身」,阿丽莎在尝试杯上第一次产生对男主角的兴趣时甚至还没见过他。高中篇中阿丽莎留给男主角一个「任君想象」的吻、After篇中阿丽莎对卡蒂亚教练诉说自己对男女主角关系的倾羡,但她直到最后也不清楚自己对男主角究竟怀着怎样的情感。

倘若阿丽莎是男主角的青梅竹马,直率的她很早便对男主角告白,又因为不愿迁就而提出分手。心灰意冷的男主角遇上早早退役的如月瑞羽,相互扶持走出阴霾,过上了四平八稳的幸福生活,最后两人在幌路冬奥会上一起为打破纪录蝉联三届冠军的阿丽莎喝彩。比起「天生一对」的童话,我更喜欢这种『她成功了他没有』式的故事。


五、余谈

  1. 全景敞视主义

以旁观者身份考察如月瑞羽线的剧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它清楚的有些过头了。白矢たつき在各种场景中不吝笔墨强调本应伏行千里的草蛇灰线,生怕玩家发现不了伏笔似的,而他惯用的视角切换式写作本身也不适合保守秘密。

「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尽」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将雪泥鸿爪落到实处的创作的确落了下乘。不过要是将『银色遥远』当成一个政治符号,那么如月瑞羽线反而会带给生活在圆形监狱中的玩家一种新颖的体验。对现实中囚犯身份不满的我们能够在游戏世界里扮演狱卒,隔着显示器监视无法打破第四面墙的虚拟人物们,并在潜移默化中彻底融入规训社会。

  1. 汉化纠错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作的汉化质量堪忧,后期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限于低下的语言水平,我只能列出几个明显的错误。

  1. 塞氏翻译法

i. 「苦節4年」直接翻译为「苦节4年」

在我看来,至少应该将「苦節」翻译为「苦守节操」,更好的翻译则是「坚持努力」,或者直接将「苦節4年」翻译为「4年饮冰,难凉热血」。

ii. 「関節可動域」直接翻译为「关节可动域」

中国大陆惯用的翻译为「关节活动度」

iii. 「管理栄養士」直接翻译为「管理荣养士」

中国大陆惯用的翻译为「注册营养师」

iv. 「4回転」直接翻译为「4回转」

中国大陆的惯用翻译为「4周跳」

  1. 漏译

i. 花样滑冰的六种常见跳跃动作「トウループ」「サルコウ」「ループ」「フリップ」「ルッツ」「アクセル」基本上都因机翻而漏译或错译,正确的翻译为「后外点冰跳」「后内跳」「后外跳」「后内点冰跳」「勾手跳」(「鲁兹跳」)「一周半跳」(「阿克塞尔跳」)

ii. 名白椛双亲的餐厅『Pays de neige』意为『雪国』,就算是没读过川端康成的同名作品,也很容易检索到相关信息

  1. 错译

i. 「ヴァイオリン」翻译为「钢琴」

正确翻译为「小提琴」

ii. 「マルチサポートハウス」翻译为不伦不类的「多功能众议院」

有关「マルチサポートハウス」的信息确实比较稀少,但使用Google检索该词便能找到日本奥委会官网上的介绍,还能得知「マルチサポートハウス」首次出现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再用结合两个关键词检索便能发现中国大陆媒体对「マルチサポートハウス」的翻译为「多功能支援室」

iii. 「キサラギミズハ…私のライバルに負けた大会」翻译为「如月瑞羽……输给我的对手的大会」

这是阿丽莎在退役记者会上所说的一句话,严格来说并没有翻译错误,但读起来非常生涩,结合上下文可得知阿丽莎想要表示她唯一一次在赛场上失利便是面对如月瑞羽,那么「キサラギミズハ…私のライバルに負けた大会」便可翻译为「如月瑞羽是唯一在赛场上赢过我的对手」

iv. 比赛名称翻译错误,甚至连『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这样的顶级赛事也频频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