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

ningten
ningten @ningten
反常识经济学4 - 评论

都是炒冷饭,看过前三本的这本不用看了。

作者思考和推论的方式值得学习,但没必要全盘接受书中的观点,否则会变得偏激且丧失同情性理解。正如刘瑜所说的,要保持困惑和迟疑。

书中一些观点不是反常识,而是无常识。譬如,讲了通货紧缩的好处却不讲坏处;认为人的低效率和高效率一样都需要激励才会延续;要用所有人缴的税来买不是所有人都要用的专利;认为贸易逆差只是花钱买开心,却忽略了汇率贬值、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下跌;要用土地价格衡量总统工作成效;为了方便计算价值而认为死刑是为了阻止谋杀,其实更死刑的目的只是惩罚罪犯。

作者有时要效率让位于公平(惩罚陪审团),有时要公平让位于效率(后来者排第一),其实两者并没有泾渭分明的优劣,现实中经过长期实践出现的准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区分“确定的生命”和“统计意义上的生命”时有偷换概念之嫌。“确定的生命”应该是指确定陷入困境的人,而不是认识的人,“统计意义上的生命”是指有可能陷入困境的人,当有可能陷入困境的人陷入困境,他就成了“确定的生命”。

作者喜欢用经济手段解决所有问题,包括法律问题,这是不恰当的。书中计算了让一名无辜者进监狱与放掉十名罪犯之间孰优孰劣,这忽视了司法部门对个人的强势(容易造成冤案),违反了美国宪法中的人权精神,也不符合无罪推定原则。另外这也是“确定的生命”和“统计意义上的生命”的区别:冤枉一个好人是确定的,放过十个坏人所增加的犯罪率只是统计意义上的。

书中说生育索取资源的溢出成本只有当继承财产时才会出现。我想到了计划生育的深层原因:皇上把所有资源都当成自己的,所以认为人越多就会瓜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