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电影节#仍是伦理问题,舞台剧形式改编。观众评审环节一妹子归述为绝对主义/功利主义考量,觉得倒不十分精准:检察官的立论基点更像帕斯卡尔的“赌博论”,是对小概率事件的信仰问题,现实生活一旦介入即刻薄弱。反观功利主义的考量才更像绝对的。如此的伦理处境太艰难了,必须承担“罪责”,但无人可以判罪。最近看刘小枫很模糊,理论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安慰人心(可能这点也是微薄的)。影片的问题就是太窄(某种意义上的宣传片),形式限制不能走向更开阔了。另外人的尊严问题倒有趣,人被物化从劫机的一刻便开始了,问题是上校的举动是否加深物化的程度或者能否构成物化的另一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