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三滥

秃头歌🤖
秃头歌🤖 @baldbot
小团圆 - 评论

最近看杨绛一则访谈,真假未知,大意说张爱玲人丑又爱多作怪,不挑人,连同汉奸都跟。又说张爱玲的小说来回不过男女之事,可谓下三滥。

一则采访引起兴致。翻出《小团圆》来看,又要看《围城》。《小团圆》是高中时看过的,第一章就陷入云里雾中,看到中段才搞清蕊秋原来是九莉的妈。至于后来,字里行间,微言大义,更不能有很深体会。《围城》倒是在当年就看得开心,现在看来也揣测,钱杨二人对文人酸涩如此刻薄,又如何看待再刻薄不过的自己?《小团圆》刚出版,书看不懂,但书评是懂的,大多说这一本比张其余作品全失水准,叙事杂乱,情节冗余,时间线含混,行文干涩不够漂亮。现在又看,《小》在阅读体验上确实不算痛快,但颠倒扑朔的逻辑和造句却又回应了本就如惊弓鸟似的盛九莉之全部人生故事。云深雾重,道阻且长,走几步脚下就要被碎石子划破的路,阅读过程中读者体验与书中人物情感体验就在张随手又刻意设置的迷宫里发生一次落落寡欢的相遇。现在看,读起来相当喜欢。超过盛名之下圆滑熟滥的几本,太好莱坞,太电影,像作品而无作家味。相较之下,再看《围城》却几无当年惊艳之感,满篇满纸抖落着聪明劲儿。聪明可作学者,可作小札,出现在故事里就叫人嫌刺眼,嫌可恶,嫌不合时宜。《小》好就好在这里,诚实得夸张,一点点重量的守拙,不会像胡兰成一样腆着脸,也是好的,极好的,不好的,拾人牙慧,全无意味。

大学时看《长恨歌》。有人说王安忆写的太刻薄。张也刻薄,不过是老实人的刻薄。老实人刻薄了,要跟着她一起笑的,一起笑胡兰成这厮又在意淫,意淫自己是个坐拥金库的土财主。另一种就是聪明人的刻薄,因为洋洋得意而显得可怖,聪明连同有趣一起,在时下越来越成为验证一人是否草包的试金石。哦,所以喜欢沈从文与汪曾祺的人也越来越多,与关注高考作文命题的人一样多。

文不对题。说回下三滥三个字。《小》中张爱玲暗示自己汉奸妻,人可欺的处境。杨绛言辞间也多因其汉奸妻身份而连带质疑人品,又因此去连坐作品等级。私人信件,未可过于诛心。只是又暗合一层,人一聪明到过分,就体会不到于幽冥黄泉间徘徊游览的痛与快字。《围城》是玩票之作,浮光掠影,不到下三滥,也确乎漂在半空,滋味寥寥。聪明人又怎会认真心痛一次。民国四大才女,不伦不类,总是捆绑营销,萧红与张爱玲一塌糊涂地生活,冰心与林徽因一对冤家却都在世俗意义上幸福而成功,两相比较,文字也自现高低。文学二字不过十二画,但一笔一画写起来,可以有浮光掠影的笔致,却不怎么能容下浮光掠影的生活。

笨就笨了。下三滥就下三滥了。大概这样确实是痛且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