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戲院出來的我,好像理解父母為何讓孩子看鬼滅

在進電影院觀看之前,其實對鬼滅沒什麼好感,讀過單行本第一集之後就棄坑了。

原作的畫風給我一種浮世繪的感覺,倒是挺喜歡的
不過最近因為身邊實在太多人在聊這部作品,加上疫情關係,票房不斷刷新紀錄

台灣的場次表
在家憋悶了,想說趁這個機會來去看一下無限預算燃燒出來的呼吸特效。

火之呼吸 壹之型 不知火

水之呼吸的特效也讓我想起葛飾北齋的浮世繪《神奈川衝浪裏》
沒想到看完之後,確實引發我不少思考。

好像開始能理解,為什麼父母願意讓小朋友看這般血腥的殺頭卡通。

扣掉前半段無聊的劇情,我覺得整部戲的重點在炎柱煉獄與母親的兩段話:

  1. 人類因為有生老病死,才讓生命顯得珍貴可愛

  2. 天生強壯是為了幫助弱小的人們、社會的和諧進步

JUMP 的作品一直圍繞在友情、努力和勝利。


如果將人的性格分成「利己」與「利他」的兩端光譜,那麼少年動漫畫通常為了教育目的,選擇將利他的價值觀通過固定的套路,灌輸給年輕世代。

但是隨著我們長大之後,讀了越多書、接觸了越多社會的現實,性格則是越來越偏向利己自私。

或許終將身為人父人母,不希望下一代也變成這樣的關係,所以願意陪著小朋友們一起,一邊全集中呼吸、一邊自我省思。

希望鬼滅之刃、或者是說杏壽郎,有稍微將我拉向光譜的另一端。

另全場號泣的一幕
至此,我也決定入坑,開始重拾第二卷,追回曾經充滿熱血與勇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