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不包含母亲)》

Archimedes
Archimedes @Archimedes
我和我的父辈 - 评论

《乘风》🌟其实吴京的电影你可以认为是一种作者电影,因为他心里的想的啥拍的就是啥。在他心里老百姓就是老弱病残孕,需要“我”来保护。不管是老婆,孩子还是战友,那都是可以牺牲的。最后还得是“我”上阵杀敌,冲锋陷阵。明白了吧,吴先生这部也可以叫《政•乘风》。 《诗》🌟🌟🌟红色大背景下的牺牲自我的故事。比较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里被舍掉的小家里巨大的悲痛和苦难。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是在不计其数的被“舍”掉的“小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这样的小家里剩下的大多数是母亲和孩子。 《鸭先知》🌟徐峥这部确实十分流畅。但是仍然是偷换概念。这次,把一个经常扯谎骗钱、好说大话、卑鄙又油腻的父亲形象靠喜剧的方式洗白,把他搭时代便车合理化为“先知”的功能。令人作呕。试问,一个能把自己孩子训练当托的父亲,是一个好父亲么? 《少年行》🌟开心麻花就不说了,建议改名《我的机爸》

《我和我的父辈》🌟展现“父亲”形象的同时,还塑造了残缺的母亲形象。要么,是无限的包容和理解,要么是默默忍受和支持。总之,所谓“父亲”光辉形象的背后,都是母亲在承受着这些光辉的代价和后果。从丧子到丧偶,可谓是历尽人间疾苦了。而在“父亲”眼中,她们却是“傻白甜”的男人的附属品;是絮絮叨叨的小市民;是五大三粗的女强人。只有《诗》之中的母亲还算是正面塑造,而这也是唯一的女导演。所以母亲算是“父辈”么?所以,在感动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