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作者在书中,有一段文字写一个工人歌手的想法:“
更主要还是觉得自己是个下井工人、干活儿的,弹琴唱歌不是这种身份的人做的事,人家会认为你不自量力,不知自己是谁”。
我突然一激灵。
因为,看书的过程中,我有过多次感叹,矿工的生活,原来是这样的。感谢作者把自己入微的感受,敏锐的观察,化作文字,传达出来。感谢能写出好文章的矿工。
看到到这段话,我的反思是,有这样的想法,仿佛就是在说,矿工写出这样的文章,很不容易呢,是个奇迹呢……似乎,矿工就不该有这样的表达似的。如此想法,实则反映出自己的局限。
人们生下来,都在讨生活。有钱没钱的,都是。生活是一个大课题。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之大,常常难于言表。可写作的人,哪里会被自己的谋生方式所局限住呢。
写作又不靠写作谋生的人,其实是书写者的多数。书写则不都是先生活在书写吗。书写,只是因为有话要说,说还不够,还要记录下来。
矿工有话说,农民有话说,跟大学生有话说,官员有话说,富人有话说,没什么不用。
有话说尽说,是文学的最底层的驱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