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年愿望是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嘴贱的人

moeru萌
moeru萌 @mengmeng55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评论

旧历最后一天看完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小时候看不懂,每个字都认识,加在一起什么意思就是想不明白。昨天收拾东西忽然翻出来(不知道里面的书签为什么找不到了),再看的时候忽然就get到了言语之间的暗示。人之丑陋,人之可贵,以一个自作深刻的初中生的思维是无法理解的,如今的我所理解的究竟是不是尼采想要表达的还不一定呢。或许人在通向超人之桥上都是倒着走路的,只看得见比自己靠近动物的一方,对高等的想象恰如农妇幻想皇后娘娘犁地都用金锄头。
盯着所谓“低俗”观看是人之常情,毕竟另一边是孤高冰冷的高岭。身为现代人的好处就是有无数伟人留下的作品为止引领道路,而身处网络时代的一大坏处便是这些好的东西都浸没在糟糕的呕吐物一般的圈钱作品里。生物幼小的时候消化能力尚且低下,需要他人消化过的食糜来喂养也无可厚非。但是人都这么大了,都成年了,还整天看什么鸡汤文学,你也不怕血管里进胃酸?
尼采一句名言是“上帝死了”,然而翻过几页后跟风似的凝重着脸感慨一句“上帝死了”和经历人心世事后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此刻内心的复杂感受只能对无法掌控的命运吐槽似的说笑“上帝死了”是完全不同的意义。我一直不喜欢木心,他故作姿态对低自己一等的人冷嘲热讽而又自诩为俗人的伪君子作态,说难听点就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相比之下尼采则自甘做个个彻头彻尾的婊子,并平等地对待身边每一个失足妇女和付钱或不付钱的客人——痛骂,并凝视着。
至少这一点应当学习,心里想的事情诚实地说出来(或许披一层寓言的皮),做一个诚实的疯子总好过做一个虚伪的常人。《纸牌屋》的主演在接受囧司徒访谈时曾讲过自己在白宫体验生活时的感受——那些忙忙碌碌的官员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他们真的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且不论他们相信的对不对,有所相信就已经强于大多数。相信体制也好,相信上帝也罢,信仰是牵着你前行的手,而有他人手可牵的人总不会太寂寞。按尼采的话说,高贵的思想是在你溺水时让你紧紧握住的栏杆,却不是支撑你行走的拐杖。再艰难的路都要自己走,且方向正确与否尚未可知,自然不如伙同其他人手牵着手漫无目的绕圈。选择任何一方都无可厚非,只是,有些人明明被众人的大潮流裹狭着前进,偏偏要跑到众人之前,假装自己是指引大家前行的舵手,殊不知自己站不站出来,历史也会向那个方向前行。假装教化时而顺应,一百多年前讽刺的现象,如今愈演愈烈。时代在进步吗?我们处在思想前进还是倒退的一代呢?
人总是愚蠢的,科学发达之处在于这样的愚蠢被放大了无数倍、波及了更多人类以外的族群。科学的进步永远比思想快,因为科学是一人之力得到的成果便可以万众共享,而思想永远是在打嘴仗,不可能把脑子挖出来充作证据。现代的人嘲笑古代人在脸上脏兮兮的泥巴,在有人生病时只知道围着火盆跳舞。或许很多年后,如果人类还没有灭绝的话,也会嘲笑我们的贵重金属崇拜,嘲笑我们部落的阶级排名竟然是凭借某种落后电子屏幕上红红绿绿的数值。哦对,还有我们用奇奇怪怪的化学药品抹在头发上脸上,为了赢得面子而瞪着眼睛扭着角度留下的失真影像。回想起来,小学时游戏匮乏,每一种游戏到最后总会衍生出无数附加的规则,原始人许许多多的禁忌大概也是同样的原理作祟。我们呢?追赶时尚潮流,比拼银行账户的数字,我喜欢这个明星于是瞧不起你喜欢另一个,无非都是为了证明其他人比自己低一等。
再说追星。因为看到一个人的脸、听到一个人的声音而血液涌上大脑、不惜挥洒钞票买下大把无用纪念品的行为,和笼子里按下杠杆就能电击快感中枢的小白鼠最终不吃不喝按杠杆直到死亡的行为有什么区别?追星、购物、收藏、暴食、乱性…… 一切同理。获得满足的通道有许多,企图得到的结果则完全相同。人啊,真是激素的奴隶。而这种多巴胺涌上脑海的快感,任何清醒的理智都无法描述。我有时候挺恨自己的,如果不考虑这种事情有用没用,单纯去享受其中的乐趣,大概生活会简单很多。大概个性使然,我始终无法毫无缝隙地将娱乐活动填进自己的生活,因而中间的空洞在欢乐的衬托下越发可怖,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节制欲望,远离深渊。只可惜做比说要难得多。我始终是个俗人,并且还瞧不起自己。
这就是我悲哀的一年所得到的大致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