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opia or oblivion
我读那两本传播学通论教材时的心潮澎湃啊……全都回来了。
受众商品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产品是受众的注意力。社交媒体把受众的闲暇时间(注意力)打包出售给广告商。“如果你没有付费使用产品,那么你就是产品,你的行为和认知的逐渐、轻微、不易察觉的变化就是产品。”
“当创造‘点赞’按钮时,我们全部的动机就是:‘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中传播积极和爱吗?’时间快进到今天,青少年会因为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点赞而抑郁,或者点赞可能导致政治两极分化,这些事情我们当时完全无法想象。”而如今社交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商业利益。优化算法、迎合、引诱成瘾、提高用户粘度。整个世界愈发两极化,人们变得激进、愤怒、虚荣、失去辨别力。“整整一代人更加焦虑,更加脆弱,更加抑郁。他们更不愿意承担风险。他们获得驾照的比率一直在下降。有过约会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浪漫互动的人数正在迅速下降。”近年来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倾向成倍增长,自杀率成倍提升,而增长的起始节点就是社交媒体登录手机平台的那一年,我看到这里真的太痛苦了。我身边有好多好多朋友社交恐惧、确诊焦虑症、抑郁症、有过自杀企图、定期吃药,其中有多大程度是由于手机社交媒体的影响呢?
很惊讶片子里有这么多曾在硅谷工作的高层大佬(创始人、投资人、技术工程师、伦理设计师、CEO)愿意抽身出来讨论这个问题,投身于改革事业。当然或许只有做到高层才会考虑社会责任。一个月八千块就全指望着当月用户增长量的运营狗当然不可能跳出来说我们要克制产品的成瘾性啊!之前有个文青同学在某乎实习八天就哭着闹着要跑路,“什么运营啊,就是给垃圾大v做虚假宣传”,可是什么不都是“宣传”吗?
片子里算法推荐的表现方式拟人化了,但可以理解,因为可能需要夸张一些才能更直白地让一些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另外一段集中展现了各个平台上关于新冠的谣言视频,我当然不会天真到认为世界上只应该存在“对的”、“真的”信息,但是那一段真的给我看崩溃了,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无知中啊,为什么无知这么容易被传播啊,我太难受了。“真相是无聊的。”社交媒体又不知道什么是真相,它只会给你推荐你倾向于看到的东西。但我们应该对一些真相有基本的共识啊。
片尾放了大佬们的一些建议:“关掉手机上所有的通知推送”、“睡前半小时手机留在卧室外面”、“我的孩子高中之前不可以使用社交媒体”、“我会关注一些我不认同的人,因为我需要了解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很多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你即使知道背后的原理、所有一切的操纵,你还是忍不住不断地查看消息、不断地下滑得到新的视频。只能一刀切,只能一刀切吗?我需要在尽可能避免被操纵的情况下成长,开发出一个成熟的、清醒的、有辨别能力、防御能力、自我修复能力的大脑,再纵身跃入这个吃人的深渊,或许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