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中国八破画》

脉望
脉望 @MAIWANG
抱残守缺 - 评论

《抱残守缺:中国八破画》,作者NANCY BERLINER 任职于波士顿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八破”这种画派和画风闻所未闻。关于“八破”,取义于佛教的八正道或八瑞相(八宝)。因此“八破图”有一路走吉祥的意头;另一路则是对“字纸”敬畏传统而引申出“怀古”和“丧乱”的画意,以表追思。

作者认为该画种的源头是钱选的《锦灰堆》,清代中晚期随着“博古”和“金石”学兴盛,画家将青铜、石刻等拓片临摹入画,进而将其它品种纳入而逐渐形成。“八破画”相对于传统的文人画,历史还不到两百年,而且画风和主题更偏重于装饰性,故此难登大雅之堂,作者也不为主流艺术界所承认,因此在收藏界存世极少。但也是因为没有特定的束缚,八破画在主题表达上更多样,也更贴近时代。从早期的绘画书法拓片,到民国时期,报纸、当票、信笺等等皆可入画,甚至还跳出了纸本而进入了瓷器的领域。而且这艺术家的模仿能力也是超凡入圣,这在存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这本书从填补空白的角度而言意义重大,但翻译的质量一般,有些地方语焉不详。也可能素材的限制,一些方面亟待更深入地探讨。但无论如何,这给我带来了新的视角,如果有机会遇见类似的作品,知道了该如何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