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何处葬你

《侠客风云传前传》的道具系统做得也欠缜密,导致迎战终极魔王之际,行囊里仍装着一具女性骸骨。这样说起来,西域部落的苏长者瞧完一眼儿时玩伴的遗骨便溘然长逝,子孙后代也不帮着入土为安?真是罪过。《前传》埋梗无数,当西域商人说道祖父当年是族中勇士而祖母是“最美丽的阿曼姑娘”时,我就心道不好——果然,草原上的天铃鸟啊,你又被cue了。关于这位李姓汉族姑娘,她留给人们最后的形象大约是“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尽管《前传》编剧对她的安排并不高明,但要联想她如何收徒授艺又如何老去,总令人心生异感。对于要揣着她的遗骨东奔西走,我更惴惴不安。是的,所谓“百年孤独”,那只是游戏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任务,一堆编码,却因为原作在心中的份量,跟着鲜活而沉重起来。从大漠风沙滚滚去到江南赶上春,究竟应向何处葬你?
中学时我去同学家玩,两人挤在一张凳子上继续《金庸群侠传》,在绝情谷前前后后绕了数十圈并无任何小龙女的踪影,无意绕到山后却是别有洞天。家里有大人在旁,竟也不敢发声,而那样的兴奋狂喜,真如于无声处听惊雷。那时互联网并不发达,我们的知识与手段都有限,惟想象是大胆而丰饶的。
再后来的人生,犹如看透游戏背后不过一堆程式一样看透许多事情背后的公式法则,便不再这么有意思了。
所以你且cue吧——cue峨嵋派因为前车之鉴、对不幸失身的女徒弟格外宽容也好,cue华山老祖宗与师妹创的那套三流剑法也好,救下郭破虏却让他入了道也好,每一处皆是故人重逢,是藏于心底不再轻易提及的触动与触痛。年底金马奖致敬逝世影人,金庸先生名下简单标注“编剧”二字,却直击要害令人鼻酸——他是很多编剧身后的大编剧,一位真正的造梦者,他所编织的那一整个世界,曾令多少人痴醉其中不愿醒来。
而河洛自《金庸群侠传》始,都在努力成全这个醒不了的江湖梦。为这份情怀打五星,这是毫无问题的。何况《前传》的大体剧情不过不失,糅合多股江湖势力、过百原(高)创(仿)人物还能把故事捋顺,实属不易。
原本一行人上赛王府讨要峨嵋祖师遗物,水女侠给小王爷来个对穿(颇有她周师祖风范)就此作罢,众人只叹一句可惜。二周目时队伍中恰有神偷,一声不响却把祖师遗物给我顺手牵出,内中铁罗汉、黑玉镯、软猬甲皆可作装备用,唯一毫无用处仅在台词中出现的,却是一张人皮面具。又及,二周目时才发现终极大魔王早于黑蝠洞现过身,似是捏紧嗓子装花旦腔调,称当日正是某人生辰,因此放过主角一行人。过几日我去中国店买东西,老板娘以自动加密的语言与人说话,我一脸懵问她:“这……是中文吗?”她笑笑说:“福州话。”听得我两眼放光,一时间只想跟她对暗号:
——”姊妹,上山采茶去!”
不能剧透更多了。
我们这无处安葬的骸骨与青春哟!“千年不腐,唯心上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