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的「業」

讀着宮本輝的《錦繡》,想着跟你的事。頃刻間,我竟然在巴士上失了神,彷如掉進了莊周蝴蝶夢的世界,沉浸在想像與現實不分的思維中。
錦繡二字,令人想起錦繡良緣,又或是前程錦繡。錦繡,其實是指彩色織品上的花紋或文字,意指美好的事物。可宮本輝筆下的亞紀與友馬,既沒有一段錦繡良緣,更沒有錦繡前程。任何美好的事物,似乎都在有馬與歡場女子由加子殉情、有馬與亞紀離婚後,變得總是與他們擦身而過。亞紀再婚,生下有問題的兒子;有馬周旋於女人與生意之間,卻總是失敗。「錦繡」,與他們沾不上邊。
直到離婚十年後的一次偶遇,他們開始了通信。一封又一封的信,解開了兩人對彼此之間的疑問與愛恨情仇。彼此的對話引發了對生命、對宇宙、對宿命的思考。亞紀的爸爸曾說過「人是會變的。人時時刻刻都在變,是很奇怪的生物呀。」可是在這變化萬千的世界與無常的生命當中,各種的巧遇與重逄,又像是冥冥中有所定數。而這些定數,就是宮本輝筆下的「業」。各人都因為「業」,而經歷世界的善與惡。
想起彿家的「業」。善業、惡業、非黑非白業。要做到不貪、不瞋、不癡、不恨太難,但原來更難的,是要做到不執著於善與惡,亦即達到非黑非白業。覺悟、放手、釋懷,才能夠再生。亞紀與友馬的信,就是他們再生的見證。
常常想忘記一些人、一些事,可卻往往因為執著地去忘記,反而墜入了癡與恨的網。我想起跟你的事,我想說:我錯了,有一段時間我懷著恨意,認為都是你的不對。說實在的,我只是遷怒罷了。根本不是別人的錯。我和你,有著太多的業,我貪我瞋,你癡你恨。到底應該怎麼走才能覺悟,才能止息我們之間過去、現在、未來的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