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坍塌

刚看完,写一点能回溯的感受。
总觉得自己能够变革这个世界,然而,变革,去反对,去生气,去对骂,去制造麻烦,直到让所有错误的人都难受,让自己尖锐,保护自己,来用非我和攻击构成自己。 是谁错了吗?或者问是从哪一步开始开始产生偏差?较真和固执总是某种美德,怀疑和变通都在折磨构成内心的一切的“男人之间的友谊”?难道救命稻草般的偏信也是错误?还是从简陋的房屋和拮据的生活开始,不幸就在积淀。社会的投影投射到每个人的头上,如同巨大碎纸机,个体之间矛盾的背后,不妨也是诸多系统贫穷与不公的投影。 单纯简单诚实美丽,如何教会世界去变得公平?在希望前是否就要先去失望?保存单纯,还是选择理解呢,还是干脆绕开呢,我们的锐利的原则是错误的吗?
我以前说,透过眼泪人类可以团结。 电影里也是如此,我原以为夫妻一起流泪之后就是理解,然后就是希望。但是我先看到了“少年”石像的坍塌,然而坍塌之后并不是融合和生长,而是就如此倒下了、倒下了。我先看到内心在绝望流血,然后看到是漫长的认命和痛苦。在茫然的阴冷潮湿的灰尘和发霉木板的底端,绝望和绝望的代价在不断堆叠,然后是撕心裂肺的喊叫,年长和年轻的生命构成了回文,然而比叹息更多的是绝望,翻滚地沉寂在阴影里。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世界为什么总要流血?(此外电影里的女人一个比一个美,女人好美痛苦又美,好痛苦,在痛苦前我总觉得一切都可原谅,而活着的人们相互之间永远也无法原谅彼此。希望那么沉重,一个筹码一个筹码挂在脖子上,然而何况) 他说:“要改变世界!结局总能理想!”我深以为然,大受感动,然而灯塔在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