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还得心来医
看完这部片子,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的这句俗语:心病还得心来医。虽然浅显通俗,但的确是至理名言。
本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表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部传记历史片。但从内容上看其实是一部励志片。影片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一位“江湖郎中”的悉心帮助下克服口吃的心理障碍,顺利发表鼓舞国民士气的历史性演讲的故事。
剧情内容简单,线索单一,按说很难在两个小时内言之有物,而又不失观赏乐趣。但编导做到了,很不容易。影片的成功固然离不开两位主演的功劳,但我想编导的剧情设计是演员发挥表演功底的关键前提。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剧情设计。
首先,影片题材选择就很讨巧——王室题材。历来,王室背景的影视作品总是颇受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当代的大多数人来说,王室这一老古董似的存在十分神秘。而且关于王室的一切,庄严的建筑、华丽的陈设及严谨的礼仪,无一不令人赏心悦目。本片即是一例,从最近的威廉王子婚礼我们也能看到大众对于王室的关注和热情。
有了好的题材,更得有好的剧情,才能言之有物。于是,影片从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口吃顽疾作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位受命于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国王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终于通过演讲给予国民以精神安慰和鼓励的心路历程。口吃症是很常见的一种病。除了少数先天官能性障碍外,多数口吃症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治愈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治愈这一顽症尚且不易。对于肩负重任的一国之君(虽然现代英国国王只是权力的象征,但对其国民的精神影响还是很大的),更是困难重重。
首先,当时的约克郡公爵阿尔伯特(小名伯蒂)要战胜的是自己。从小口吃的他,没少受同辈王室成员的嘲笑和长辈的责骂,因此留下了强烈的心理阴影。长大封爵后,他仍然无法走出阴影,病情更是每况愈下。当他受邀发表公开演讲时,看到台下听众从期待到失望再到尴尬的表情变化,可以看出他强作镇静的表面下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伯蒂的妻子不忍看到伯蒂在这种痛苦和挣扎中继续受煎熬,于是慕名找到治口吃有妙招的“医生”(后来发现是一无证江湖郎中,但出于信任,伯蒂一直叫他“医生”)。伯蒂在妻子的陪同下半信半疑地来到医生的诊所,简陋的周遭环境和医生平常的谈吐举止令他从半信半疑变成了十分怀疑。带着姑妄听之的想法,公爵接受了他的第一次诊疗。
医生的诊疗过程有点怪异。先是谈话,强调治疗的前提是给予他完全的信任和平等(第一步就是允许医生叫他的小名伯蒂)。也就是说要伯蒂丢掉架子,一切听医生的指挥。伯蒂不太乐意,但还是勉强照办了。接下来,医生鼓励伯蒂在音乐背景下朗读。伯蒂忍无可忍,觉得这简直是徒劳,一气之下就要拂袖而去。医生叫住他,把录有他朗读声音的唱片交给他,说算个纪念。伯蒂不经意地接受了这个“纪念品”。
接下来的日子,伯蒂的病情并无改善,一如既往地在演讲中嗑嗑巴巴,令人难堪。一天,伯蒂在烦躁不安地听音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换上了医生给他留作纪念的那张唱片。结果,唱片里发出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熟悉的是他自己的嗓音,陌生的则是流畅而富有激情的朗诵。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发出的声音。
通过这次的事,伯蒂对医生慢慢建立了好感和信任,当然也懂得了给予医生平等和尊重的重要性。医患的配合使此后的治疗一帆风顺。虽然疗法依然很古怪——唱歌、骂人什么的都来。伯蒂从刚开始的有点抵触,到后来尝到甜头后的一一照办,虽然口吃的纠正仍然进展缓慢,但两人之间的友谊日渐加深。
直到老国王去世,伯蒂的哥哥爱德华继位,因为一件事让两人默契的关系倒退回冰点。伯蒂除了口吃外,其实是个很有政治才干的人。在处理政务方面比他哥哥成熟老练得多。伯蒂这要命的口吃毛病应该是他无缘王位的主要原因。而能力平庸的爱德华本就无心王位,只想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以至于最后获得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名头。而伯蒂还是个很传统的王族,只想一心辅佐哥哥,没有一点别的想法。可关心国事的医生很不明智地对伯蒂兄弟之间的事指手划脚,终致伯蒂与他翻脸。
事情最后还是如医生所料,爱德华宣布退位,让位给伯蒂。时值纳粹德国的气势甚嚣尘上,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伯蒂受命于危难之际,深感肩上负担之重。心焦之下,还要准备对德国的宣战演讲。这时的他想起了忠言逆耳的医生,于是再次亲自上门拜访,两人遂冰释前嫌。
在医生长期悉心的帮助和贴身陪伴和指导下,伯蒂终于解开了心结,发表了他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演讲,从而成为英国反法西斯力量的象征。而国王和医生的友谊也得以巩固和发展,最终传为佳话。
熟悉的历史背景、神秘的王室题材、丰富立体的人物塑造以及平实感人的励志剧情,令这部长达两小时的电影不但不显空洞枯燥,而且还能吸引观众关注和感受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不得不佩服编导驾驭全局的功力。
当然,如前面所提及,两位男主角出神入化的精湛表演功力对本片的成功也起到了点睛的作用。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柯林·菲尔斯自不必说,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收有放,恰到好处,得这个奖的确当之无愧。很可惜奥斯卡没有“双黄蛋”,要不然,个人认为,杰弗里·拉什从演技上来说足以同时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殊荣。拉什把一个充满耐心、同情心、爱国心的小人物(commoner)表现得十分丰满立体,表演分寸得当,拿捏准确,于平淡中见真功,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无论从剧情设计还是演员表演来看,这部电影都堪称上乘之作。但由于题材和剧情,本片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实在有限,离经典之作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个人对于此片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持保留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