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風葬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第一次听的COCCO的歌曲的时候,我相信我这辈子都不会听这样的作品。这可能跟我当时的音乐欣赏水平低下有关,也或许我的心态比较健康积极向上,对黑暗的东西有不自觉的抵抗力。我在我最应该听COCCO的年纪错过了这个号称是“摇滚女诗人”歌手和她的歌曲。我是什么时候把我的频率调成COCCO频段的呢?我似乎真的回忆不起来喜欢上COCCO的这个阶段了。也许是在发现我一辈子也做不了一个光明的人,一辈子也做不了一个强大的人的时候吧?是我的世界观形成后爱上了COCCO的歌曲,还是COCCO的歌曲影响到了我世界观的形成?
我很喜欢COCCO的标志,C.O.C.C.O一层套一层,叠加成了一个迷宫的形状。人生就是这样吧,是一个一环套一环的迷宫,不过有些迷宫是有出口的,有些没有出口,是个完整的圆形。COCCO的世界观与其说是黑暗的,不如说是迷茫的。这种迷茫感让COCCO的某些歌曲带有歇底斯里的急躁烦闷特质,又让有些歌曲淳朴天真的像一个未经世事的婴儿,有些歌曲的歌词又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妪才能写出来的,还有那些悲天怜人的歌曲在叹息这个世界的美丽和丑恶。这些复杂的特质形成了COCCO,COCCO不是一个人,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一个世界上所有的丑恶和美好的集结体。
其实我更愿意去忽略美好的COCCO,因为那个美好的COCCO,唱着儿歌的COCCO只是假象,真实的COCCO从她出道到现在这十五年间都没有变过。她根本不会去遮掩她瘦弱的胳臂上的不明青紫色的伤痕,厌食症造成的她纤细的身材。她更没有遮掩过她黑色的世界观,歇斯底里的狂叫,大量的电贝司累加充满着“咒”“死”“杀”此类黑色词汇。PV里在雪地里光脚行走的COCCO,长辫子不停的飘在黑暗中光脚在泥地里跳着芭蕾的COCCO,跪在地上叹息着被路人践踏的白色花朵的COCCO;飞快的奔向楼顶纵身一跃的COCCO;不停的在白色的幕布上甩着黑色或者红色球状物得COCCO;我爱着这个不用修饰的声音大声唱出这个世界的黑暗的COCCO,我喜欢让她的歌曲把我拖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希望和她一起坠入这个深渊。我希望随着COCCO的歌声能变成这个深渊的一部分。我知道这个女人的歌声已经成为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了。COCCO后期的歌曲似乎攻击性少了很多,这个可能和COCCO当了母亲有关?第六张专辑《きらきら》整张专辑风格更倾向于清新派,第七张专辑虽然找来了老制作人,但是加入了各种冲绳元素的本专辑更像是一张民族专辑。不过我依旧不相信COCCO的黑暗面变小了,她的黑暗面是不可能缩小的。《Heaven’s hell》《ジュゴンの見える丘》这样的曲子攻击的已经不是她自己,她开始攻击整个世界,但是她已经不再使用愤怒的方式,她似乎明白了这种充满母性温暖的攻击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攻击方式。COCCO已经从一个不懂得妥协的小女生在退出歌坛前上完最后一场电视节目后就立刻狂奔离去变成了一个不懂得妥协的母亲。
看了她的几个纪录片电影,一个是《COCCO的冲绳大作战》,一个是《COCCO的无尽之旅》,我发现她在镜头前只是一个平常的女性,我不知道她的那些黑暗从何处而来,她就是个瘦瘦的高高的一头长长黑发的女性。她放声的大笑,她跳起了古怪的冲绳舞蹈,她一个人坐在一角沉思。在《COCCO的无尽之旅》里她在黑夜的沙滩里升起一团火,她在电影里把头发割了,把之前的回忆都扔到了火里,她在放声大笑?她在放声大哭?能这样跟自己的过去告别吗?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再过10年再过20年是否能和现在这样的我告别。
似乎越扯越远,我在十月中旬完成了这篇八月份就应该完成的文章。耳边的歌曲就是这首《风化风葬》。我从第一次听就爱上了这首歌曲。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是什么时候爱上COCCO的了,我决定和第一个阶段的我告别的时候,我能彻底和自己的过去告别吗?就像前面说的,几十年后我能和现在的自己告别吗?我能踏上新的旅程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会和COCCO的歌曲一直走下去的,我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