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e gonna have to kill me

Parabellum
Parabellum @Eriol_Wafre
楚门的世界 - 评论

“我们看厌了演员虚伪的眼神,看厌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影片以导演的这段独白开始。他说:“It’s a life(这是一个人的一生)。”

背景音乐响起,我们看到了电影的主角:楚门(Truman Burbank)。他在影片开头自己一个人说的这段话,也折射出了他内心深处的冒险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You’re going to the top of this mountain, broken legs and all. ”(你即使一瘸一拐,也得爬上山顶)

楚门是一个平凡的保险公司职员,生活在桃源岛上。由于儿时与父亲一同出海遇上风暴,父亲落海遇难,他对海水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表面上看,生活似乎一切正常,然而,一些不太寻常的事使他心中疑窦丛生。他由越来越多的蛛丝马迹,最终发现了他生活的世界的真相——认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我无法想象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以为自己的生活一直与常人毫无二致,而到了而立之年,你才猛然发现,你的整个人生都是被操纵、被设计好的。你的妻子,你的母亲,你最好的朋友,你认识的所有人,都在精心编织一个骗局。全世界都知道真相,全世界。 除了你。 甚至那个你“一生的挚友”,口口声声说着“我绝不会欺骗你”的从小到大的朋友,都是在演戏,如此动情地说出一句句谎言。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幻化出了这样的画面:楚门一个人,孤独地站在人群中央。一道无言的屏障横亘在他与众人之间。他惊恐地看着参与了他的生命的这些人:这么多年,原来我从来都没有认识过你们。 当你发现,整个世界和你多年以来所认识的,竟然全不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悲怆?

光是想想,就觉得太残忍。

恐怖吗?从出生到死亡,从牙牙学语到垂垂老去,入学,受教,长大,成人,工作,结婚,生子,你所走过的每一步,都被设计和安排,被全世界围观。这么多双眼睛不分昼夜注视着你,所有看似无形的力量都是有形的操纵,只有你,仍然不自知。 更恐怖的是,这看似荒诞只会在电影里发生的情节,正是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暗喻。

一方面,电影中楚门被围观被窥视所带来的隐私得不到尊重,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已数见不鲜,其影射意义不言自明。而另一方面,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被设定好的。“生活就像,一把枷锁,把我捆住,无法挣脱”,这样的表述已经成为陈词滥调。很多人都会谈论自己的人生如何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多少人不满于现状,想改变,却又无力改变。“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而现实是,“想去看看”的人比比皆是,但也只是想想而已,现实的重重约束与限制面前,很多时候,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再回头看看电影中的情节:当楚门对妻子说想要出去旅行时,妻子说要供房又要供车,旅行完就打回原形不名一文,还有生儿育女,“你不现实得像个少年”。这不正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的境况吗?北岛有一首诗,《生活》。全诗只有一个字:网。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也在一个“楚门的世界”之中。很多人终其一生想要逃离和超越,却始终没有勇气和决心做出自己想要的改变。 想想楚门的世界中,报纸上桃源岛当选全球最佳居所,“歌颂小镇生活”“在家千日好”的电视节目,“行船走马三分险,何况搭飞机”的广播,旅行社里宣传飞机失事的海报,如此种种,无不在给他灌输着“你只能在这里,你无法也不应该离开”的思想,你能保证,现实生活中的你,就没有受到某些观点或成见的限制甚至欺骗吗?

北岛在《旅行记》中说,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你的世界,又有多大呢?

楚门最终逃离了。 连小时候出海失事都是被设计好的,就是为了让他产生对水的恐惧从而不敢离开这个海岛。但正如他对这场“真人秀”的制作者基斯督喊出的那样:你不可能在我脑袋里装一台摄影机!灵魂是不能被操纵的。知悉了真相之后,他是有着怎样的勇气和决心,毅然决然地逃脱,去寻找他的初恋女友,寻找自由,即使“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欺诈,再没有哪里像我给你营造的世界一样美好”。 在出口处,他问基斯督:我是谁? 是啊,他是谁呢?一个一生都被设计好了的人,他是谁呢?

我无法忘记,独自驾着船在人造的大海上与人造的雷电和风浪搏斗的楚门发出了他内心的呐喊:You’re gonna have to kill me!(要想阻挡我,你只有杀了我!)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